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168.16) 您好!臺灣時間:2023/04/02 01:5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王強生
研究生(外文):Wang, Qiang-Sheng
論文名稱:大豆乾物質與營養要素之累積與分析
指導教授:盧英權盧英權引用關係劉大江劉大江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u, Ying-QuanLiu, Dai-Ji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糧食作物研究所
學門:農業科學學門
學類:一般農業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畢業學年度:71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台灣大豆營養要素乾物質栽培期作酵素分解法性狀分析法比色法農業糧食科學稻米農作物農田
外文關鍵詞:TIAWANAGRICULTUREFOOD-SCIENCERICECROPFARM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20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研究目的:台灣的栽培環境大豆全年可有三個栽培期,春作,夏作,秋作。由於大豆
是對一環境反應極為敏感作物,因此三期的產量有顯著差異。本研究是由營養觀點來
探討,比較期作間產量差異的原因。並提供本省栽培環境下各期作乾物質生產,分配
及營養要素之分配與累積之基本資料。
資料來匯:國內外有關大豆乾物質生產、生長分析、營養生理老化,與供源、積儲等
各種報告或書籍。
材料方法:供試品種:十石及高雄三號。分析項目:包括農業性狀(乾物產,林高,
葉面積,生育期調查)成分分析:以酵素分解法定全醣含量,以比色法定磷量,以分
解滴定法定含氮量,以焰光比色計定K (鉀)及以原子吸收光儀定鎂含量。
研究結果:
1.由生長分析知春、夏作各種生長介量有明顯差異。
2.乾特質累積量,及分配情形,期作差異明顯。
3.營養要素之累積及含量期作差異大,養分之再分佈和產量無明顯關係。
4.期作營養差異不足以影響產量之差異,期作產量差異主要原因為日照量、溫度及
雨量不同。
5.今後應適當改變栽培密度及施肥方法,提高營養器官內養分含量。則有增產可能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