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動機及目的 趙孟頫集詩書畫三絕於一身,領導元初之文人及書畫家,力倡復古精神。詩法唐風, 一變宋末之格卑體弱,恢復唐詩風華,而奠定了中國詩之前進方向。書法以二王為宗 ,恢復晉唐之典麗與規矩,一變宋代力求自我表現之書風。是趙氏於中國文學史、藝 術史上實皆具有承先啟後之功勞,並佔有非常重要之地位。然歷代對趙氏之作品,研 究者卻很少。近年,李鑄晉、姜一涵、陳葆真、張光賓、鄭瑤錫先生及日人外山軍治 關於趙氏之研究頗有成果。然此前輩之研究著作大都是有關趙氏的繪畫方面的,書法 方面較少,而有體系的論述趙詩者又幾乎全無。有鑑於此,趙詩與書法之研究實有其 重要價值,同時這也是研究本題的動機。 趙孟頫身為宋宗而仕於元,後人多加鄙視之,不大承認其文學及藝術上之成就。這種 膚淺的看法,造成後人錯誤的印象與偏見。為澄清此一謬論,更有加以探究的必要, 這也就是本論文之主要目的。 二、資料來源 以趙氏所撰「松雪齋集」為主,並輔以元史、新元史等史書,元人文集、元明清人筆 記、詩話,與故宮所藏歷代法書、國內外景印書跡名品、私人收藏之真蹟及拓本,及 石渠寶笈,式古尚書畫彙考等各種著錄。 三、研究方法 中國文學、藝術之特性,若離開作者所處之時代、社會、自然環境及個人際遇等之外 緣因素,則不可考究其文學、藝術之真面目,尤其,歷來所加諸趙氏身上之種種誤解 及偏見,更有探究其人所處之時代環境之必要。因此,本論文分為五章,一、二章探 討趙氏之生平、家世、交遊及時代、社會背景等其文學、藝術成立之外緣關係。三、 四章專論其詩學及書法,基於一-四章之探討結果,歸納出第五章之結論。特別是本 論文第三章,以趙討中所含之思想及所表現之時代意識等內容問題為主要之研究,不 論及用韻、用字、平仄等形式問題。因此作品論的傾向較少,反之,作家論的風味較 多。此足與本論文「澄清誤謬」之目的相呼應。 四、研究結果 本論文之研究,其成果有二:⑴澄清世人對於趙氏為人之誤解,呈現其人品之真面目 ,⑵歷來對於趙氏之詩書罕有專論,今試以個人所見,加以闡述,俾世人對於趙氏之 詩書風格有更深之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