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品質」(Quality of Life )是近年來西方世界流行的一個新名詞,但它所意 指的實是我國社會思想上幾千年來一直跳躍的一個觀念─重視精神層面:與外在世界 和諧共存,不貪圖一己的享受,不以小我的滿足為己足。 在世界各國全力追求物質進步的狂熱中,提高都市生活品質這個觀念的提出形成了一 股清流,它迫使每一個人靜下來想一想,「數量」雖然重要,而「品質」是否更重要 ﹖ 基於此,本研究宗旨先蒐集生活品質之相關研究,就各派的理論加以分析、綜合,並 突破舊有的傳統,採用最新皂心理指標研究方法來建立生活品質指標。其資大料大部 份來自於國內外專論、雜誌及報紙。就專論而言有明德基金會,生活素質研究中心所 舉辦之討論及論文集,就雜誌而言有今日世界,憲政思漸;就報紙而言有聯合報、新 生報、中央日報等等。此外,國外之專論及報章敦誌,引用甚多,不一一列舉。 其次將整篇論文帶入主題,從當前都市面臨之問題而擬訂提高都市品質之方法,並就 都市體系深入探討不同都市階層應有的設施。最後以台北市為例,運用心理指標研究 方法,擬訂提高台北市生活品質的構想,使理論與實務相互配合,研擬確實可行之建 議,以為政府施政之參考,並供後續研究者一引導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