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就技術及經濟觀點分析探討台北縣之泰山及林口、台中縣之大肚山、台東縣 之富岡及池上四個觀測區之蝕溝控制處理方法。其中技術性探討部分從觀測區蝕溝控 制整體性及埧體成本兩方面加以分析。 本文除由現場實際觀測及調查外,並搜集觀測區有關之原始資料,作為分析探討之依 據。綜合分析探討結果成下列八項結論: (一)礫石堆積之陡坡、粗顆粒蝕溝,以輪胎式節制果最佳;而緩坡、粗顆粒久大型 蝕溝,以砌石造重力式埧較具適應性。 (二)較頁岩地區,觀測區所採用之節制埧以蛇籠埧效果最佳;砌磚埧次之,箱型網 籠埧效果最差,不宜採用。 (三)觀測區所採用之覆蓋草類,百喜草不僅能迅速形良好之覆蓋,且不妨礙農業操 作,為良好之覆蓋草種。天竺草則雖覆蓋效果良好,但其野草化強,對農作有不利之 影響,且易乾旱而著火造成火災,為不適宜之覆蓋草種。 (四大肚山觀測區24座攔砂埧中有15座未淤滿,其中之橋頭寮溪經分析結果需攔 砂54年始能淤滿。故若以構道平衡,經濟及埧體穩定之觀點上,埧體攔砂容量應可 大大降低,且可用蝕溝控制後之前五年泥砂量為設計之依據。埧高設計根據分析結果 以1公尺之成本最低。 (五)觀測區之各種埧型成本比較結果,以輪始式節制埧最廉,依次為單籬埧、蛇籠 埧箱型網籠埧,而以砌磚埧成本最高。 (六)台東富岡觀測區之蝕溝控制,由經濟分析求得益本比為1.17惟對於志航基 地安全保障之國防價值部分,因無法以金錢衡量,未能顯現在益本比中,否則其效益 將更形提高。 (七)台東富岡及池上觀測區之銀合歡林,由於其落葉及種子於土壤中分解有毒物質 ,致銀合歡林下寸草不生,且裸露之土壤,沖蝕嚴重。故銀合歡水土保持效果而言, 為一種破壞性植物,須設法剷除,更換其他林木。 (八)輪始式節制埧優點甚多,且本低廉,故以之代替目前一般地區所採用之節制埧 ,實有推廣之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