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3/20 05:4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許昌武
研究生(外文):Xu, Chang-Wu
論文名稱:三民主義倫理教育的研究
指導教授:崔載陽
指導教授(外文):Cui, Zai-Yang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三民主義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政治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84
畢業學年度:7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564
中文關鍵詞:倫理教育倫理教育中國哲學三民主義思想學
外文關鍵詞:EDUCATIONCHINATHREE-PRINCIPLE-OF-THE-PEOPLETHINKINGPHILOSOPH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20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一、本文研究的動機與內容
(一)動機:留華期間深深體認到:「要研究中國問題,必先瞭解中國倫理思想;要
發揚東方民族文化生命,必先加強實施倫理教育」。因此,本文之作是想針對三中主
義倫理教育問題,提供一些個人研究的心得及淺見。
(二)內容:本論文共有八章,分為上下篇。上篇四章主要是探討中國倫理的哲學基
礎與思想演進,並闡明三民主義如何貫通中國倫理思想;下篇四章,則析論三民倫理
教育的理論與實踐,並預測三民倫理教對中國文化、韓國文化以及世界文化發展的展
望;最後,提示在台灣三民倫理建設的實踐效果,做為今後韓國倫理教育的借鏡。
二、
(一)對象:儒家的人生哲學,不外乎做人的道理,且專以人之所以為人的道理為其

對象與範圍,故其主題亦為人的生命。換句話說,中國倫理教育以「作人」及「為善
」為研究對象,故本文的主題為人群的生命。就是說,都在探討社會與個人、國家與
國民、前代與後代、老者與幼者等各種關係的至善問題。
(二)方法:三民主義倫理學的特徵之一是主張「合一」與「進化」理倫。就是說,
孫中山先生的倫理學說:(1)從哲學上去研究。可以得到心物合一的倫理哲學;(
2)從科學上去研究,可以得出知行合一的倫理科學;(3)從實踐上去研究,可以
得出智德合一與群己合與群己合一的倫理實踐;(4)從人生價值上去研究,則可以
得到天人合一的倫理形而上學。因此,作者所採用的方法是:(1)從縱的貫通(歷
史)到橫的關連(比較);(2)從分精進深(分析)到合的推廣(綜合);(3)
從知的理解(科學與哲學)到行的發揚(實踐)。
目錄
第一章 引言
第一節 本文研究的根源、對象、方法與意義
第二節 三民主義中國倫理的本質與一貫
第三節 三民主義中國倫理與各科的關係
第二章 中國倫理思想重要性
第一節 現代人心的陷溺
第二節 倫理仍為中國民族心性的最高實踐
第三節 倫理仍是中國文化生命的最大中心
第三章 中國倫理的哲學基礎
第一節 關於「人心」方面
第二節 關於「人性」方面
第三節 關於「人本」方面
第四節 關於「天人」之際
第四章 中國歷代倫理思想的演進
第一節 周前倫理思想的演進
第二節 漢唐時代倫理思想的演進
第三節 宋明以後倫理思想的演進
第五章 三民主義倫理思想的發生
第一節 發生的時代背景
第二節 思想根源與理論
第三節 實踐與貢獻
第六章 三民主義倫理教育的調適
第一節 民族倫理教育對文化變遷的調適
第二節 民權倫理教育對政治變遷的調適
第三節 民生倫理教育對經濟變遷的調適
第四節 革命倫理教育要義
第七章 三民主義倫理教育的規範
第一節 三民主義五倫教育的規範
第二節 三民主義師生倫理的規範
第三節 四維八德三民主義倫理規範
第四節 青年守則的實踐規範
第八章 結論
第一節 三民倫理教育對中國文化發展的展望
第二節 三民倫理教育對國文化發展的展望
第三節 三民倫理教育對世界文化發展的展望
參考書目
中文摘要
口試合格證明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