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3/20 07:2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清安
研究生(外文):LIN, GING-AN
論文名稱:漿料受不同溫度熱處理後對其褪漿效果影響的研究
指導教授:丁幸一林宗華林宗華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DING, XING-YILIN, ZONG-HUA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逢甲大學
系所名稱:紡織工程研究所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紡織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85
畢業學年度:73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溫度熱處理退漿漿料玉米澱粉澱粉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34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利用玉米澱粉,羧基甲基纖維素,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酯四種漿料,調配成一、玉米
澱粉,二、羧基甲基纖維素,三、聚乙烯醇,四、聚丙烯酸酯,五、玉米澱粉+羧基
甲基纖維素+聚丙烯酸酯,六、玉米澱粉+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酯,等共六組別漿料
,分別對嫘縈布上漿,及製成漿膜,而後,分別經110℃至160℃等溫度熱處理
後,使用細菌酵素褪漿劑,或雙氧水褪漿劑,或熱水褪漿劑等褪漿劑,於50℃至9
0℃範圍的褪漿溫度,分別進行五分鐘到六十分鐘的褪漿時間進行,上漿布褪漿試驗
,及漿膜溶解性(褪漿率)試驗,結果發現:熱處理溫度昇高,則褪漿率(溶解性)
降低,尤其,超過下列熱處理溫度範圍後,上漿布褪漿率及漿膜溶解性,呈現急遽降
低現象,經褪漿作用後,各組別漿料,殘存漿料量約15%至30%範圍,較之目前
染整廠,現場要求最低褪漿率標準是95%以上的程度,相差甚遠。
依據褪漿率(或溶解性)(Y)與褪漿時間(t)關係式:Y=abt/(1+at
)求得,褪漿率(或溶解性)實驗值與理論值,相關係數均介於0.92∼0.98
間。同時,a 常數與b 常數值,均隨著熱處理溫度昇高而減低,亦就是說:漿料膜與
褪漿劑分子間作用能力,隨著漿料膜,受熱處理溫度昇高而減弱,結果褪漿率(或溶
解性)亦隨著減弱。其中,b 常數值,亦於上表溫度範圍內,呈現急遽降低現象。另
外,褪漿時間達四十分至四十五分鐘以後,褪漿率(或溶解性)增加程度甚微。關於
,褪漿工程,本文建議採用丁列原則:增加褪漿液濃度,昇高褪漿液溫度,縮短褪漿
時間的原則,更能符合經濟原則。
(圖表省略)
關於,上漿布或漿膜,經上表所列溫度範圍,熱處理後,其褪漿率(或溶解性),呈
現急遽降低狀況,其原因,經各種化學性質,物理性質試驗,分析,證明,結果歸列
如下列所述:
一、隨著熱處理溫度的昇高,各組別漿料的漿膜黃化度,漿膜斷裂強度,分紗剝裂強
度,分絲剝裂強度,分布剝裂強度等項性質,均隨之增強。其中,各項試驗曲線,出
現急遽增強(即曲線的反曲點處)的熱處理溫度處,歸列成下表所示。這些反曲點處
的熱處理溫度,幾乎全部位於該組別漿料膜,褪漿率及溶解性,呈現象遽降低現象的
熱處理溫度範圍內。關於熱處理後,漿料膜強度增大的原因,根據試驗資料及文獻報
告分析,證明得知:因漿膜內部漿料高分子長鏈間引力增強,形成漿膜結構緊密,增
厚及結晶化作用所引起。
(圖表省略)
二、經由經外線光譜分析得知:各組別的漿料膜,並無任何化學變化顯示出。
三、試驗各組別漿料膜的熱重分析(T. G. A ),微差掃描式熱卡計(D. S. C ),
微差熱分析(D. T. A )等項熱性質分析,歸納成下列表所示。由表內內資料可以看
出,各組別漿料膜,經高溫熱處理後,由於各種漿料的第二次順序轉移變遷作用(Se
condary order transition or secondary crystalline transition),形成結晶化
作用的效應,結果造成漿料膜的褪漿率,及溶解性呈現急遽減低的現象。
(圖表省略)
四、根據x-射線繞射強度試驗,繞射結晶度試驗,繞射圖試驗,分析證明得知:隨
著熱處理溫度昇高,各組別漿料膜結晶度,亦隨之增強。同時,各組別漿料膜,經x
-射繞射試驗,結晶度資料,歸納成下表所示。由表中可以看出:聚乙烯醇漿膜結晶
度最大,羧基甲基纖維素漿膜結晶度次之,玉米澱粉漿膜再次之,聚丙烯酸酯漿膜結
晶度最小。同時,混合漿料膜內,含聚乙烯醇漿料者結晶度高,含聚丙烯酸酯漿料者
,結晶度低。另外,各組別漿料膜,結晶度曲線的反曲點熱處理溫度,均位於該組別
漿料,上漿布褪漿率,及漿膜溶解性,呈現急遽減弱的熱處理溫度範圍內。同時,漿
膜經高熱處理後,漿膜內部組成微細結晶態,造成結晶度增強的原因。
因此,採用玉米澱粉漿料,羧基甲基纖維素漿料,聚乙烯醇漿料,聚丙烯酸酯漿料,
及其混合漿料,受高熱處理後,其褪漿率及溶解性,隨著熱處理溫度昇高而降低,尤
其,超過上述各表所列溫度範圍時,褪漿率及溶解性,更呈急遽降低現象,其主要原
因是:漿料膜受熱處理後,漿料分子長鏈間引力增強,結果,漿料膜內部微細結晶化
作用增多的物理變化因素,所造成的現象。因此,採用上述四種漿料上漿時,其熱處
烘乾溫度,絕對不可超過上表所列的溫度範圍,否則一定會造成褪漿不良或褪漿不完
全之缺點,因而會嚴重影響後部工程的進行和成品品質。
(圖表省略)
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壹]前言
[貳]褪漿理論
2-1 褪漿模式的假設
2-2 褪漿率運算公式的推導
2-3 褪漿理論運算公式的應用
[參]試驗材料
3-1 玉米澱粉漿料
3-2 基甲基纖維素漿料
3-3 聚乙烯醇漿料
3-4 聚丙烯酸酯漿料
3-5 布及紗
3-6 褪漿劑
3-7 固著劑
[肆]試驗方法
4-1 上漿布褪漿試驗
4-2 漿膜溶解性(褪漿率)試驗
4-3 漿膜黃化度試驗
4-4 紅外線光譜分析試驗
4-5 漿膜斷裂強度試驗
4-6 原絲,機紡紗剝裂強度試驗
4-7 布剝裂強度試驗
4-8 熱重分析(T.G.A.)
4-9 微差掃描式熱卡計(D.S.C.)
4-10 微差熱分析(D.T.A.)
4-11 X-射線繞射強度試驗
4-12 X-射線繞射圖試驗
[伍]試驗結果與分析
5-1 上漿布褪漿效果
5-2 漿膜溶解性(褪漿性)效果
5-3 漿膜黃化度試驗效果
5-4 紅外線光譜分析試驗效果
5-5 漿膜斷裂強度試驗效果
5-6 原絲,機紡紗剝裂強度試驗效果
5-7 布剝裂強度試驗效果
5-8 熱重分析(T.G.A.)試驗效果
5-9 微差掃描式熱卡計(D.S.C.)試驗效果
5-10 微差熱分析(D.T.A.)試驗效果
5-11 X-射線繞射強度試驗效果
5-12 X-射線繞射圖試驗效果
[陸]結論
[柒]參考文獻
[捌]補充附圖
作者簡介
謝誌
圖目錄
表目錄
參考書目
口試合格證明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