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18.97.14.91) 您好!臺灣時間:2025/03/16 10:32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程永雄
研究生(外文):
CHENG, YONG-XIONG
論文名稱:
內生菌根之形成及其對大豆、玉米、蘆筍及西瓜生長之效應
論文名稱(外文):
Formation of a vesicular:arbuscular mycorrhiza and its effects on the growth of soybean, cora, asparagus and watermeion
指導教授:
韓又新
、
徐世典
指導教授(外文):
HAN, YOU-XIN
、
XU, SHI-DIAN
學位類別:
博士
校院名稱:
國立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
植物病理學研究所
學門:
農業科學學門
學類:
植物保護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1985
畢業學年度:
73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內生根菌
、
大豆
、
玉米
、
蘆筍
、
西瓜
外文關鍵詞:
VA MYCORRHIZAE
相關次數:
被引用:
6
點閱:317
評分:
下載:0
書目收藏:0
內生菌根(VA mycorrhizae)及其在農業上之應用最近二十年來引起歐美學者研究之
興趣,尤其是在近代能源危機聲中,更加強對土壤有益微生物之開發並研究其利用,
筆者於一九七五年承國科會之補助前往美國佛羅里達大學植物病理學研究所進修兩年
,在Norman C. Schenck 之指導下從事內生菌根之研究。並自一九七九年從事本省台
中、虎尾及屏東等地區大豆田內生菌根真菌之調查研究,發現各土樣中均含有內生菌
根真菌之胞子,而以Glomus clarum 最為常見,尤其是在秋作及春作大豆田。經盆栽
接種試驗證明內生菌根真菌Glomus clarum 能增進大豆(Glycine max )台農15號
,玉米(zea mays)雜交台南11號,蘆筍(Asparagus officinalis )台南選1號
及西瓜(Citrullus vulgaris)紅娘品種之生長。內生菌根真菌產生有益效應之最初
接種量(Initial inoculum density)之決定,分別在盆栽之大豆及蘆筍進行胞子接
種試驗,大豆之最初接種量在每棵50個胞子即能促進植株生長,而每棵接受200
個胞子更顯著地的增加地上部及地下部之生長,而蘆筍的接種試驗顯示最初接種量要
每棵100個子,而且每棵接種400個胞子更顯著地增加植株生長。
內生菌根真菌G. clarum 之感染過程及菌根形成,分別在大豆及西瓜進行接種試驗,
每日採集根部依組織透化法染色根段,以光學顯微鏡或掃描式電子顯微鏡及穿透式電
子顯微鏡調查真菌之怠染過程。於接種後5天在西瓜根部感染成功,在皮層細胞內發
展形成叢枝狀菌體(Arbuscles ),於接種後6天在皮層細胞間出現囊狀體(Vesicl
es),至第8天出現多量之囊狀體,此時隨之發展根外之菌絲體,並於接種後第10
天在外生菌絲末端產生厚膜胞子,而大豆之內生菌根則在到接種後第19天才產生厚
膜胞子。
內生菌根真菌對磷素營養之吸收效果,分別在玻璃網室進行玉米、大豆及蘆筍之G. c
larum 接種及磷肥之施用(每千公克土壤加○.○四五公克之PO),結果顯示玉
米內生菌根植株能增加磷素之吸收並促進植株之生長。為瞭解內生菌根之形成對水溶
性磷酸活性之影響,分別採集生長四週及八週之大豆內生菌根植株及非內生菌根之
植株根部,以0.05m 檸檬酸鹽緩衝液pH5.8 及0.1m 硼酸鹽緩衝液pH8.8 萃取
根抽出液經離心得酸性磷酸及鹼性磷酸,再以硫胺鹽鹽析純化之。並依P-nitrop
henol 法測定之活性。內生菌根植株萃取之水溶性磷酸之活性比非內生菌根植株
萃取者之活性為高。這結果顯示磷酸之活性提高與內生菌根之形成牽連磷素吸收之
增加有關連。內生菌根之形成可以促進大豆之根分泌物,而增加檸檬酸、酚酸及氨基
酸之分泌量。內生菌根植株根分泌物中之氨基酸含有賴氨酸(Lysine)、蘇氨酸(Th
reonine )、氨基丙酸(Alanine )、甘氨酸(Glycine )及NH,而非內生菌根植
株之根分泌物則沒有測到氨基丙酸。內生菌根植株之根分泌能增加土壤中被固定之磷
或礦物磷,鐵結合磷,鋁結合磷及鈣結合磷之溶解度。
為瞭解大豆內生菌根真菌與根瘤線蟲之擷抗關係,進行二者微生物之交互接種試驗,
以菌根形成率及其對寄主之效應,根瘤線蟲之侵染形成根瘤以及其繁殖情形來評估二
者微生物之交互接種試驗,以菌根形成率及其對寄主之效應,根瘤線蟲之侵染形成根
瘤以及其繁殖情形來評估二者微生物在寄主根部之相互關係,結果顯示內生菌根之形
成對根瘤線蟲有擷抗之效應,而且能增進植株之生長,減少根瘤線蟲之為害及根瘤之
數目,寄主由於內生菌根之形成,可以減少根瘤線蟲對根部之侵染點及其發展。
大豆、玉米田間接內生菌根真菌G. clarum 能增進植株生長並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尤
其在低磷肥土壤。田間玉米接種內生菌根真菌並施磷肥之試區(MP),與不施磷肥對
照區(CK)比較,可提高單位面積產量26%,與施磷肥區(P )比較,可提高8%
產量。單獨接種內生菌根真菌試區(M )也可增產6%,大豆接種內生菌根試區與不
施磷肥對照區比較也可增產5∼8%之譜。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金線連基腐病與莖腐病之綜合防治
2.
叢枝菌根菌及南方根瘤線蟲於番茄根內相互作用之探討
3.
山藥健康種苗培育技術之研究
4.
向日葵及痲瘋樹接種不同菌根菌及施用不同磷肥量對植株生育、種子產量及產油率之表現
5.
叢枝菌根菌及鹽分逆境對孤挺花植株生長表現之探討
6.
不同栽培介質及接種菌根菌對火鶴花植株生育及切花品質之影響
7.
基因轉殖有機物對全球農產品貿易市場影響之經濟分析
8.
數種作物對水分之反應性
9.
氣候變遷所引起乾旱對全球穀物生產之影響
10.
二氧化硫對大豆和玉米之影響
11.
不同地區施肥管理及秋作播種期對玉米大豆生長及產量之影響
無相關期刊
1.
稗草皺縮矮化病及其與水稻皺縮矮忠病之比較研究
2.
蘆筍田土壤之植物毒物質之萃取及鑑定
3.
固氮藍綠藻(念珠藻)生長的氮源需求研究
4.
淡水矽藻谷皮形藻生長之生理特性研究
5.
茭白筍莖膨大之生理探討--天然細胞分裂素的分析及生物活性
6.
草莓對缺水的生理反應之研究
7.
不同來源之FUSARIUMMONILIFORME之比較研究
8.
惠蓀林場多譜數據影響之象徵增揚技術探討
9.
結構用集成材膠合劑之研究
10.
大雪山地區紅檜人工幼齡林生長模式之研究
11.
大豆品種間混植之相互作用
12.
台灣實施水稻收穫保險之研究
13.
台灣蘆筍罐頭事業之經濟分析
14.
葡萄休眠及新梢生長與碳水化合物之關係
15.
胡瓜五種主要毒素病之抗病篩選及其遺傳研究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