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7) 您好!臺灣時間:2025/03/19 22:0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房漢彬
研究生(外文):FANG, HAN-BIN
論文名稱:強度調制型光纖感測器微彎式及移動光纖式
論文名稱(外文):FANG, HAN-BIN
指導教授:張一蕃張一蕃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ZHANG, YI-FA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央大學
系所名稱:光電(科學)研究所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電資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畢業學年度:73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光纖感測器微彎型移動型導光強度耦合係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5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自1970年後期起,利用光纖導光的特性很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而發生變化所做成
的感測器,由於在多方面功能上優於傳統的感測器,因此逐漸為人所重視。
本文一共提出二種光纖感測系統,即微彎型光纖感測器及移動式光纖感測器,本質上
兩者都是屬於導光強度發生變化的強度調制型系統,前者是利用一週期性的微彎的結
構,促使光纖中導模與輻射模的耦合作用,而造成輻射損失,後者則是利用二根對準
的光纖,其中一根,固定不動,另外一根可自由移動,當可移動的光纖受到信號的干
擾時,會導致兩光纖功率耦合係數的變化。
文中除了略述兩種感測器的工作原理外,並實際的設計感測器,及做一些初步的特性
分析和討論。其主要的目的是希望經由實際的製作經驗中,獲得一些系統設計上應有
的認識,及做為進一步建立具有方向感測能力的列狀感測系統的基礎。
主要參考資料包括:
(1)D. Marcuse: Theory of dielectvic optical wavegulie(A.P.N.T. London,
1974).
(2)J.N. Fields et al ”Fiber-optic pressure sensor”, Appl, opt, vol
20. NO.2, P167.
(3)N. Lagakos et al”Multimocle optical fiber displacement sensor”,
Appl, opt, vol.20.NO.2, P167, 1981.
(4)W.B. Spillman et al ”Moving fiber-optic hydrophone,”opt, Lett
vol. 5, NO.1, 1980.
(5)D. Marcuse”Loss analysis of single mode fiber splices”B.S.T.J. vol
.56, PP703, 1977.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