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學習指揮者,不僅是指揮技巧的磨鍊,而且要將作曲家的音樂正確地詮釋出來, 因此,他必須具備許多基本的素養;若能對樂曲有深刻旳研究,那麼當指揮管弦樂團 時,才能表現出作曲家想要表達的意圖。而貝多芬的九首交響曲可以說是管弦樂的經 典之作,是學習指揮者必須深入研究的曲子。 在貝多芬九首交響曲中,由於第六號交響曲「田園」是一首有強烈標題意味的交響曲 ,而且其標題是貝多芬親撰寫的,因此使此曲處於較特殊的地位。又因為在國內很少 將此曲做有系統的研究,所以觸發筆者研究此曲的動機,同時藉著本文的研究,對於 有志於研習本曲者,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本文資料來源,除了第六號交響曲之總譜外,還參考了國內外之中文、外文書籍-- 包括對本曲之著述,貝多芬生平、音樂史、曲式學、樂器學以及工具書等。 為研究結果能有系統的成效,所以本文乃分成五章十三節,就其「田園曲」之歷史、 創作歷程、首演及出版,做一番歷史性的探討,再將各樂章的曲式,配器、和聲加以 討論,並附以譜例,然後藉此步驟,進而探討本曲之指揮要領。最後,再將每一樂章 做重點式的整理,並且進一步探討本曲對浪漫派標題音樂的影響。 經過研究結果,本曲雖然沒有強調是一種標題音樂,然而它的的確確給標題音樂開了 一扇門,經由此,標題音樂得以在十九世紀大大的發展;不僅如此,甚至帶領人們的 性靈回歸大自然,使心靈深處得以提昇到完美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