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1.94.236) 您好!臺灣時間:2023/03/24 23:0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鄭淑蓮
研究生(外文):ZHENG, SHU-LIAN
論文名稱:國民革命與臺灣(一八九五年∼一九一四年)
指導教授:李守孔李守孔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 SHOU-KO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三民主義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政治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畢業學年度:73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革命台灣興中會同盟會
外文關鍵詞:1895--1914REVOLUTIONTAIWA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6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文的主旨,在探討興中會及中國同盟會時期,國民革命與臺灣的關係,以明瞭臺灣
在國民革命中所扮演的角色,及臺灣志士在此時期的奮鬥與貢獻。在時間的斷限上,
始於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九五),終於民國三年(一九一四),全文約九萬餘字。
本文除導論、結論外,共有五個主要單元。第一章敘述臺灣與大陸在血緣、地緣、歷
史、文化上源遠流長的關係,次就臺灣淪陷後,臺胞腃懷祖國的情形。第二章說明陳
少白來臺成立興中會臺灣分會的經過,並述及陳少白在臺傳播革命訊息,以文會友,
及探討在臺活動困難之原因。第三章以惠州之役為重點,敘述孫先生蒞臺,以臺灣為
此役之策動後援地。第四章探討連雅堂、丘逢甲、翁俊明、羅福星、林薇閣、許贊元
等臺籍革命志士的奮鬥與貢獻。第五章說明辛亥革命成功、臺胞欣喜、關切的情形,
及羅福星的革命大計劃,使抗日運動和國民革命結合在一起。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