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目的: 1.試圖從長期歷史之演變以及總體的角度來探討台灣社會經濟變遷的過程。 (a)希望以外在環境之角度來客視台灣受到外在環境結構變遷時,所引起台灣內在 之變動。 (b)以內在的角度來探討,以了解不同的意識指導下,同樣或類似的經濟政策對社 會的影響是否不同。 由於探討變遷之理論十分龐雜,因此我國將之整理為二大理論:即西方傳統發展理論 與新興的低度發展社會學。以此兩種理論來探討在變遷中之三個重大問題:(一)變 遷之動力來源。(二)變遷之過程與目標。(三)變遷以策略與機構。並以台灣自一 八九五年至一九八四年做為研究範圍。 研究資料來源 中外各有關書籍,檔案及期刊、論文。 研究結果: 1.對台灣經濟社會結構之特殊性質的進一步了解。 2.對於日據時代「台灣資本主義化」以及光復後國民政府「民生主義建設」兩者之 目的與策略有更清楚的了解,並以之襯出殖民地建設與民族主義建設之間的意義不同 。 3.提供對台灣經濟發展的社會學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