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2) 您好!臺灣時間:2025/03/16 03:5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金容杓
研究生(外文):JIN, RONG-SHAO
論文名稱:柳宗元散文研究
指導教授:羅聯添羅聯添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UO, LIAN-TIA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85
畢業學年度:73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著述之文比興之文褒貶之文諷諭之文柳宗元散文唐朝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8
  • 點閱點閱:113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唐代散文,韓、柳並稱大家。然古人論文者,多著重於以文見道;而柳宗元所謂「道
」因不屬醇正儒道,又因其涉及王、韋黨案;故多對其道予以輕視,進而否定柳宗元
散文之成就。歷來頗多尊韓抑柳之論,即肇因於此。其實,柳文足以與韓文相抗,甚
至亦有韓不及柳之處,固不得輕擬其優劣。本論文題為「柳宗元散文研究」,旨在探
討柳文特色,予以正確評論,從而闡發柳文之幽光以與韓文輝映。
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簡述柳宗元的生平、所接觸的時代以及其學術思想的背景,使
對柳宗元有初步的認識,其後介紹其文學理論。
第二章將柳宗元散文作品,予以分類,進而觀察所分體文類之性質。先探討「文體」
一詞之含義,及柳集體類之編次。然後重分柳宗元散文體類,考各體之劉變及柳宗元
該體類之文章。
第三、四章,均以「柳宗元散文分析」為題,採取抽樣分析方法,酌選約三十篇代表
行的文章,一一析其結構,論其作法,研討其修辭,抉發其大旨,考其寫作目的。柳
宗元嘗認為:「文之用,辭令褒貶,導揚諷諭而已」(楊評事文集後序),主張「王
有二道」,將「著述之文」與「比興之文」並列,歸入於「文」之概念。本文詢此觀
念而分析柳文,第三章專論「褒貶之文」,第四章之討論對象則為「諷諭之文」。
第五章概論有關柳宗元散文評價的幾點問題,並略論其文學成就在中國文學史上的意
義。
第六章綜述各章所論之要點,以為全文之結束。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