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散文,韓、柳並稱大家。然古人論文者,多著重於以文見道;而柳宗元所謂「道 」因不屬醇正儒道,又因其涉及王、韋黨案;故多對其道予以輕視,進而否定柳宗元 散文之成就。歷來頗多尊韓抑柳之論,即肇因於此。其實,柳文足以與韓文相抗,甚 至亦有韓不及柳之處,固不得輕擬其優劣。本論文題為「柳宗元散文研究」,旨在探 討柳文特色,予以正確評論,從而闡發柳文之幽光以與韓文輝映。 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簡述柳宗元的生平、所接觸的時代以及其學術思想的背景,使 對柳宗元有初步的認識,其後介紹其文學理論。 第二章將柳宗元散文作品,予以分類,進而觀察所分體文類之性質。先探討「文體」 一詞之含義,及柳集體類之編次。然後重分柳宗元散文體類,考各體之劉變及柳宗元 該體類之文章。 第三、四章,均以「柳宗元散文分析」為題,採取抽樣分析方法,酌選約三十篇代表 行的文章,一一析其結構,論其作法,研討其修辭,抉發其大旨,考其寫作目的。柳 宗元嘗認為:「文之用,辭令褒貶,導揚諷諭而已」(楊評事文集後序),主張「王 有二道」,將「著述之文」與「比興之文」並列,歸入於「文」之概念。本文詢此觀 念而分析柳文,第三章專論「褒貶之文」,第四章之討論對象則為「諷諭之文」。 第五章概論有關柳宗元散文評價的幾點問題,並略論其文學成就在中國文學史上的意 義。 第六章綜述各章所論之要點,以為全文之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