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171.156) 您好!臺灣時間:2023/03/22 03:0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鳳鳴
研究生(外文):LI, FENG-MING
論文名稱:大麥花藥培養時小孢子發育途徑的組織學研究
指導教授:陳其昌陳其昌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EN, GI-CH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植物學研究所
學門:生命科學學門
學類:生物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畢業學年度:73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大麥花藥培養小孢子組織學植物發育
外文關鍵詞:HORDEUM-VULGARE-VARIETY-DISSA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5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將含中期單細胞子孢子之大麥(Hordeum Vulgare Variety Dissa) 花藥,培養在N6
培養基上,於第一次小孢子細胞分裂,可產生兩個未分化的核,或形成形態上分化成
生殖細胞與營養細胞核之二核,此二核間無細胞壁,或有不完全或完全的壁形成。在
繼續的培養過程中,這類子孢子皆有核融合現象發生。而經核融合來之小孢子往往能
夠繼續分裂下去,並形成多細胞體,此外還有由營養細胞單獨分裂,或由生殖細胞與
營養細胞各自分裂再共同組成的多細胞體存在。至於花藥培養之子孢子早期發育過程
中所發生的普遍融合現象,我們認為是因生殖核在配子體時期的基因表現,也能於培
養環境下持續表現,故生殖核具有傾向於與另一核融合的能力,此外在培養過程中,
生殖細胞細胞壁的形成與再消失,亦可能是生殖核基因持續表現的結果。本實驗共得
到 288棵花藥植株,其中28棵為綠苗,其中28梱為綠苗, 260梱為白苗。在根尖染色
體檢查的部分,所檢查的78棵植株中二倍體有60棵,佔最優勢,此結果可能肇因於花
藥培養早期小孢子發育過程中之普遍核融合現象。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