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試驗目的主要在探討豬假性狂犬病與豬瘟兩種病毒混合感染之機序,以供防疫上的 參考。將2○頭8至1○週齡未經豬瘟與豬性狂犬病疫苗免疫的田間小豬分成四組, 其中三組每組6頭,第一組肌肉接種感染豬瘟病毒,第二組肌肉注射豬假性狂犬病毒 ,第三組亦以肌肉接種方式同時感染豬假性狂犬病和豬瘟病毒,而第四組2頭則未予 感染作為對照。在病毒感染後早期(第四天)、中期(第七天)以及後期或瀕死期( 約第十四天),每組各別宰殺2頭豬,分別揉集內臟組織供病毒分離、冷凍切片螢光 標示抗體染色測定病毒抗原、以及組織病理和電子顯微鏡觀察,分析病毒致病機序。 在感染過程中,詳細記錄臨床症狀,並於各感染階段揉集血清供病毒分離、抗體和干 擾素的測定,同時揉集喉鼻分泌測定病毒排毒情形。 豬假性狂犬病和豬瘟混合感染後,兩種病毒之潛伏期分別與單獨感染時同長。雖然早 期病毒增殖兩者有相互干擾的現象,但產生之混合病變卻較任何單獨感染時為嚴重, 尤其豬假性狂犬病之病變可因豬瘟病毒的感染而惡化。混合感染後期,由於豬瘟病毒 引起免疫系統的嚴重破壞,而活潛伏之豬假性狂犬病毒,造成嚴重豬假性狂犬病和豬 瘟混合病變。人工接種混合感染病例,可以病毒分離或冷凍切片混合螢光標示抗體染 色法或以組織病理方法正確地鑑定出來,本試驗並詳細說明了豬瘟及豬假性狂犬病混 合感染的致病機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