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1)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21 13:1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金周漢
研究生(外文):JIN, ZHOU-HAN
論文名稱:中、韓理學家之文學觀及其影響
指導教授:林伊林伊引用關係李鍌李鍌引用關係金榮華金榮華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N, YILI, XIANJIN, RONG-HUA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85
畢業學年度:73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理學理學家文學觀朱熹李滉
外文關鍵詞:ZHUXILIHUANG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6
  • 點閱點閱:19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此論文針對中、韓理學家之文學觀及其影響而作探討。
第一章:論中、韓兩國宋代與李朝時代學術思想及理學家之文學觀。宋代學術思想則
以理學、義理之學為主,而韓國大受其影響。於其文學觀方面之探討,在宋以周敦頤
、邵雍、張載、程顥、楊時、羅從彥、李侗、朱松及朱熹十人為對象。而韓國方面,
則以高麗末鄭夢,李朝之金宗直等為副,李朝之趙光祖、李彥迪、李滉、曹植為主而
論之。
第二章:論朱熹與李滉之文學觀。先略論其學問梗概,繼而論其對詩、文章、小說、
時調等之觀念,兩人均持以學者之文學為最好之見解。
第三章:論朱熹與李滉之文學批評。此章蓋以其對詩文之實際批評為主。兩人所尚評
語為「平易、自然、沖淡、蕭散、平淡」等。
第四章:論朱熹與李滉文學觀之淵源。朱熹集前輩理學家之大成,而李滉則受兩宋理
學家及朱熹之影響。尤以後者之影響特別明顯。
第五章:論朱熹與李滉在兩國文學史上之地位。均以兩人對文學創作、文學研究、文
學理論方面為主。
第六章:為總結本人寫此論文之心得,而理學家之文學觀及其批評方法,名之日「義
理文學和義理批評」。
封面
緒言
第一章 中、韓兩國之學術思想及理學家之文學觀
第一節 宋代及李朝之學術思想
第一項 宋代之學術思想
第二項 李朝之學術思想
第二節 兩國理學家之文學觀
第一項 宋代理學家之文學觀
一、周敦頤
二、邵雍
三、張載
四、程顥
五、程頤
六、楊時
七、羅從彥
八、李侗
九、朱松
第二項 李朝理學家之文學觀
一、趙光祖
二、李彥迪
三、曹植
第二章 朱熹與李滉之學觀
第一節 朱熹之文學觀
第一項 朱熹之生平與學問
一、生平
二、學問
第二項 朱熹之文學觀
一、詩觀
二、文章觀
三、小說觀
第二節 李滉之文學觀
第一項 李滉之生平與學問
一、生平
二、學問
第二項 朱熹之文學觀
一、詩觀
二、文章觀
三、小說觀
四、時調觀
第三章 朱熹與李滉之文學批評
第一節 朱熹之文學批評
第一項 批評基準
第二項 論詩
第三項 論文章
第二節 李滉之文學批評
第一項 批評基準
第二項 論詩
第三項 論文章
第四章 論小說
第五項 論時調
第四章 朱熹與李滉文學觀之淵源
第一節 朱熹文學觀之淵源
第二節 李滉文學觀之淵源
第一項 李滉受朱熹之影響
第二項 李滉受韓國前輩之影響
第五章 朱熹與李滉在兩國文學史上之地位
第一節 朱熹在中國文學史學史上地位
第一項 文學創作
第二項 文學研究
第三項 文學理論
第二節 李滉在韓國文學史上之地位
第一項 文學創作
第二項 文學研究
第三項 文學理論
第六章 結論
參考書目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