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18.97.14.81)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21 13:16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目次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金周漢
研究生(外文):
JIN, ZHOU-HAN
論文名稱:
中、韓理學家之文學觀及其影響
指導教授:
林伊
、
李鍌
、
金榮華
指導教授(外文):
LIN, YI
、
LI, XIAN
、
JIN, RONG-HUA
學位類別:
博士
校院名稱:
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
中國文學研究所
學門:
人文學門
學類:
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1985
畢業學年度:
73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理學
、
理學家
、
文學觀
、
朱熹
、
李滉
外文關鍵詞:
ZHU
、
XI
、
LI
、
HUANG
相關次數:
被引用:
6
點閱:191
評分:
下載:0
書目收藏:3
此論文針對中、韓理學家之文學觀及其影響而作探討。
第一章:論中、韓兩國宋代與李朝時代學術思想及理學家之文學觀。宋代學術思想則
以理學、義理之學為主,而韓國大受其影響。於其文學觀方面之探討,在宋以周敦頤
、邵雍、張載、程顥、楊時、羅從彥、李侗、朱松及朱熹十人為對象。而韓國方面,
則以高麗末鄭夢,李朝之金宗直等為副,李朝之趙光祖、李彥迪、李滉、曹植為主而
論之。
第二章:論朱熹與李滉之文學觀。先略論其學問梗概,繼而論其對詩、文章、小說、
時調等之觀念,兩人均持以學者之文學為最好之見解。
第三章:論朱熹與李滉之文學批評。此章蓋以其對詩文之實際批評為主。兩人所尚評
語為「平易、自然、沖淡、蕭散、平淡」等。
第四章:論朱熹與李滉文學觀之淵源。朱熹集前輩理學家之大成,而李滉則受兩宋理
學家及朱熹之影響。尤以後者之影響特別明顯。
第五章:論朱熹與李滉在兩國文學史上之地位。均以兩人對文學創作、文學研究、文
學理論方面為主。
第六章:為總結本人寫此論文之心得,而理學家之文學觀及其批評方法,名之日「義
理文學和義理批評」。
封面
緒言
第一章 中、韓兩國之學術思想及理學家之文學觀
第一節 宋代及李朝之學術思想
第一項 宋代之學術思想
第二項 李朝之學術思想
第二節 兩國理學家之文學觀
第一項 宋代理學家之文學觀
一、周敦頤
二、邵雍
三、張載
四、程顥
五、程頤
六、楊時
七、羅從彥
八、李侗
九、朱松
第二項 李朝理學家之文學觀
一、趙光祖
二、李彥迪
三、曹植
第二章 朱熹與李滉之學觀
第一節 朱熹之文學觀
第一項 朱熹之生平與學問
一、生平
二、學問
第二項 朱熹之文學觀
一、詩觀
二、文章觀
三、小說觀
第二節 李滉之文學觀
第一項 李滉之生平與學問
一、生平
二、學問
第二項 朱熹之文學觀
一、詩觀
二、文章觀
三、小說觀
四、時調觀
第三章 朱熹與李滉之文學批評
第一節 朱熹之文學批評
第一項 批評基準
第二項 論詩
第三項 論文章
第二節 李滉之文學批評
第一項 批評基準
第二項 論詩
第三項 論文章
第四章 論小說
第五項 論時調
第四章 朱熹與李滉文學觀之淵源
第一節 朱熹文學觀之淵源
第二節 李滉文學觀之淵源
第一項 李滉受朱熹之影響
第二項 李滉受韓國前輩之影響
第五章 朱熹與李滉在兩國文學史上之地位
第一節 朱熹在中國文學史學史上地位
第一項 文學創作
第二項 文學研究
第三項 文學理論
第二節 李滉在韓國文學史上之地位
第一項 文學創作
第二項 文學研究
第三項 文學理論
第六章 結論
參考書目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明代理學家文學理論研究
2.
陳淳研究
3.
朱熹及其門人的教化理念與實踐
4.
朱熹以理學詮釋易學之研究
5.
朱子哲學思想之發展及其成就
6.
宋代書院教育與教材教法
7.
朱熹思想中「存天理去人欲」之研究
8.
朱子與戴震思想比較研究
9.
王船山張子正蒙注研究
10.
戴震反程朱思想之研究
11.
朱熹之心性論
12.
王船山格物致知論
13.
朱子的理氣說
14.
宋代理學與佛學之探討
15.
道學運動中的劉安世
無相關期刊
1.
理學家劉蕺山研究
2.
劉鶚研究
3.
三國演義對韓國古時調與小說之影響
4.
唐代山水小品文研究
5.
王維研究-宗教、藝術與自然之融合
6.
王靜安先生生平及其學術
7.
老莊思想對兩漢魏晉學術思想之影響
8.
司馬遷尚書學
9.
王梵志詩研究
10.
臺灣陳辦歌研究
11.
明代理學家文學理論研究
12.
影響台灣地區水稻生產氣象因素之分析
13.
從遠藤周作的「沈默」論西洋宗教信仰與東方思想(–以中國及日本為討論重心)
14.
澎湖宋元陶瓷初探
15.
明代里甲制與賦役制度之關係及其演變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