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3/20 07:1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娟娟
研究生(外文):CHEN, JUAN-JUAN
論文名稱:學前兒童遊戲行為與社會互動--混齡與同齡編班之比較
指導教授:邱志鵬邱志鵬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GIU, ZHI-PE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兒童福利研究所
學門:社會服務學門
學類:兒童保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畢業學年度:73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學前兒童遊戲行為社會互動混齡編班同齡編班目標個體觀察法社會遊戲認知遊戲兒童遊戲之場所
外文關鍵詞:FACAL-SUBJEC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0
  • 點閱點閱:157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2
本研究採用目標個體(facal subject )觀察法,在自然的情境中,觀察混齡及同齡
編班之學前兒童遊戲行為與社會互動。遊戲部分,記錄兒童的社會性遊戲及認知遊戲
,以及兒童遊戲之場所。互動部分則記錄兒童之互動型態(語言或身體之給收)、互
動反應(正、負反應或中間行為)以及互動對象。
本研究主要發現顯示:
1.混齡與同齡編班體制下,兒童之社會性遊戲有顯著差異,而認知性遊戲則無顯著不
同。而混齡編班兒童之團體遊戲則多於同齡編班兒童。
2.兒童之遊戲類型並不因性別而有所差異。
3.同齡編班中社會性遊戲與年齡的關係,顯示出由單獨遊戲到團體遊戲之趨勢:而混
齡編班中此趨勢較不明顯。
4.混齡編班兒童之總互動量與負向行為給收量略多於同齡編班兒童。
5.混齡編班兒童之非語言互動量顯著多於同齡編班兒童,而兩組之語言互動量則很相
近。
6.互動行為之給收關係呈中等程度之正相關。
由於本研究探討的問題與採用之觀察記錄法,在國內皆找不到相近之佐證,加上研究
樣本及其他情境變項(Situational facters ),如老師之同質性與活動環境等的限
制。本研究之結果只是暫時性之發現,同齡、混齡編班兒童於遊戲行為及互動類型上
是否確有上述發現之差異,仍有待將來的研究者驗證之。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