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600:1f28:365:80b0:8e11:74e4:2207:41a8)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5 18:0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徐慧怡
研究生(外文):XU, HUI-YI
論文名稱:定型化契約條款解釋之研究
指導教授:賴英照賴英照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AI, YING-ZHAO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研究所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一般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畢業學年度:73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契約定型化契約條款解釋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4
  • 點閱點閱:62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9
研究目的:
時至今日,定型化契約已成為一項社會實存之制度,有規整營業制度之傾向,而其所
提供之範圍,亦日漸擴大,尤多關係一般社會大眾之日常生活。惟對於企業家而言,
一般大眾往往處於經濟上之劣勢地位,或知識能力屬於低水準者,若其利用定型化契
約以規避自己之責任,或使其相對人受不公平之待遇,則除非消費者大眾有效地組織
起來,加以對抗,否則即無法對其有所置喙。大量生產所帶來大量分配之問題,已非
傳統契約自由原則之理論所能處理與解決,故重新探求契約自由原則之真締,解釋定
型化契約條款,誠屬必要。
資料來源:
一、國內圖書館之學者專書,及有關法律之請文期刊。
二、行政院研究發展核委員會之研究報告。
三、法務部印行之有關資料。
四、國內圖書館之外交專書、論文期刊。
五、美國大學圖書館之外交論文期刊。
六、英美法院之判例研究。
研究方法:
本論文之研究方法,係從懷疑傳統契約自由理論出發點,界定定型化契約之法律性質
,從而區分其須求諸於特殊解釋原則之條款,及其特殊之解釋原則,並探討不公正契
約條之效力與解釋錯誤之救濟。
研究結果:
由於定型化契約已非傳統契約自由原則下契約類型,故解釋定型化契約條款,傳統之
「探求當事人真意」原則並不盡適用,而應客觀求諸於該條款所預定適用對象之平均
、合理之理解可能性,而使條款之適用就其對象之顧客圈或消費者言,且統一之性質
,並嚴格解釋其條款,使條款之疑義不利於使用者,若條款有不公正之情事,或違反
公序良俗、誠信原則,或實定法上之強行規定者,則應施以該條款無效之制裁。因此
,透過契約解釋之運用,一方面,將有助於當事人目的之達成,強因定型化契約之社
會功能,另方面,保護消費者之權利,使其不致淪為被剝削之地位。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