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4)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20 10:3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丁文彥
研究生(外文):DING, WEN-YAN
論文名稱:生殖期間大豆功源葉片和積儲種子關係的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Source and sink relationship of soybean (Glycine max (L.) Merrill) plants during reproductive growth period
指導教授:朱德民朱德民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ZHE, DE-M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糧食作物研究所
學門:農業科學學門
學類:一般農業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86
畢業學年度:74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生殖大豆種子供源葉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2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以大連豆為供試品種,於73年9月種植於中興大學農場。自植株開化後每隔一週調
查不同節位葉片及莢果、種子生理性狀及成分含量變化,來探討大豆植株不同節位供
源葉片和積儲種子之間的關係,以期了解莢果種子發育中養分的供應。
不同節位葉片由於葉齡不同,表現出極明顯的生理差異,高節位葉片由於葉齡較小,
各種成分含量較高,生理活性較大,比葉重亦較大;由下部節位葉片至部節位葉片表
現上發生時序的差異。在生殖期間,供源葉片最大的變化為葉片發生老化。老化的型
式有二,大豆植株自開化後,葉片首先由下部節位以漸進性方式向上發生老化,至開
化後6週,全株則發生單熟性老化。葉片進行漸進式老化時,葉片內可溶性蛋白質含
量反而增加,此時葉片老化與蛋白質含量表現不一致;當葉片發生單熟性老化時,可
溶性蛋白質含量才明顯地減少。
生殖時期積儲種子最大的變化為乾物質累積。試驗結果顯示不同節位莢果及種子的生
長也發生時物序的差異,上部節位莢果﹑種子發育雖然較下部節位為遲,但上部節位
莢果卻以較高累積速率進行乾物質累積,以致在收穫時,反以上部節位總莢果重及總
種子重較大。而單一莢果、單一種子重則沒有明顯差異。反成分含量在生育期間亦發
生時序的變化,但不若葉片明顯。
植株上端各節位積儲大小(Sink size )較大,需要養分較多,上端各節位葉片活性
也較大。碳水化合物及各元素濃度也較高,以配合養分的需求。大豆在開化後第5週
,種子快速充實期需要行光合產物,葉片內光合作用所產生的物質似乎己不足夠供給
,必須由葉片中輸出養分至種子。愈 位葉片中TNC輸出愈多,葉片內TNC濃度降低
幅度也愈大。葉片中N、P、K也發生轉移至 現象。惟Ca、Mg 因為不易移動,自葉
中轉移至種子量較少。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