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六十九年起,我國台灣地區景氣開始下降,七十一年達於谷底,該年上市公司中 有三分之一呈現虧損。在同樣不景氣衝擊下,有些公司仍然獲有利潤,可是部分公司 卻陷入虧損,而這些虧損的公司有十四家後來發生財務危機,因此,企業經營不良句 發生財務危機之間存有相當密切的關係。因而,本研究主要目的為:1.確定不景氣時 經營良與不良上市公司間,其平時所呈現之財務屬性有否差異;若有,則找出癥結所 在。2.建之經營績效理論模型,做為選取變數,財務診斷之依據。3.探討經營不良與 發生財務危機間之關係,並提出改善經營之道。 本研究資料取自民國六十六年至七十年間「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證券發行公司財務資 料彙編」,並利用剖面圖、因素分析、區別分析等進行研究分析,結果如下:1.不景 氣時經營良與不良公司平常表現即有差異,後者績效不佳之主要癥結為:負債高、盲 目擴充固定資產、存貨過多、且未發揮經營能力。2.企業經營不良與財務危機受相同 因素影響,然而後者為較短期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