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論文以「楊雄的實踐哲學」為研究論題,乃因中國哲學的傳統,莫不以「實踐」為 取高的價值取向。楊雄承接戰國諸子餘緒,且身處政治與文化首次的大一統局面中, 政治與學術發生密切關聯,他所揭舉的儒家思想實表現出他對時代精神的回應。 楊雄著述「法言」一書,在創作動機和內容上,極具強烈的批判色彩,此出自於對現 實環境觀察之後而抒發的意見。在北宋之前,楊雄是思想大家,北宋程朱貶抑之後, 其說則湮沒不彰。直至近代,對楊雄的批評仍存兩極的褒貶。然評價之餘,楊雄學說 的真義,仍未見明確之面貌。 因此本文擬就楊雄「法言」書中所述教育、修身、政治及就歷史以明事理的主張,探 討其實踐哲學在思想上的意涵及得失,並試由此澄清楊雄在學術史上的定位問題。 楊雄既自述以孔孟為宗而闢覷諸子,因此本論文於闡述其學說時,常以「論語」、「 孟子」所言之相關問題比論,然目的不在異同之比較,以證楊雄屬儒屬道的學術身份 ,而在藉此以明楊雄思想的核心所在,並試圖把握所論問題的真相。 本論文的結束,方始為楊雄研究的開始。若他日有機會觸及楊雄「太玄」系統的學問 ,當可加深其實踐哲學的討論。尤其架構他對歷史事件及人物品鑑的判準,我相信是 研究楊雄思想的價值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