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基性團塊經由偏光顯微鏡、原子吸收光譜儀、電子微採及中子活化等作岩石組織、 礦物組成、合岩學學及礦物化學等方面的分析,經實驗結果顯示,此等團塊具有粗粒 和殘碎斑狀兩種組織,並由橄欖石、斜方輝石、單斜輝石、柘榴子石、金雲母、鉻鐵 礦及不透明礦物所組成,少數團塊則含有尖晶石,而蛇紋石及綠鎂鋁榴石等換質產物 也普遍存在。依組成礦物的差異,共可分為七種不同的岩型。 團塊中Al2O3、ΣFeO、CaO、Na2O、MnO、Cr2O3 與MgO/ΣFeO 比值有負變關係,而Mg O、NiO 則與MgO/ΣFeO 比值有正變關係,此乃經由不同比例之部分熔融所造成。此 外,根據輕稀土元素富素的現象來看,團塊是在發生部分熔融之後,可能又能不相熔 元素的加入。而這些來自上部地函的殘餘地函岩塊,與角礫雲母橄欖岩,在成因上並 無直接關連。根據地質溫壓計對三個超基性團塊所作推測顯示,平衡溫度為910°∼ 1020℃,平衡壓力則在37∼51千籽之間。 南非角礫雲母橄欖岩內之超基性團塊與澎湖、關西玄武岩內者相比較,前者以柘榴子 石橄欖岩居多,並有較低的地溫梯度,後者來自較淺的上部地函,以尖晶石橄欖岩為 主。除斜方輝石的鋁含量外,主要原生礦物的成分十分接近。此外,南非的超基性團 塊中有較高的K2O2、Sr、L.O.I. 含量,主要是受後期不相熔元素加入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