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區造林樹種以柳杉、杉木為主。隨著該等林木之伐採、加工利用,必然產生龐 大數量之小 木或廢材。該等材雖然亦可作為以合成樹脂為黏著劑之纖維板或粒片板 之製造原料,但如以無機質水泥作為黏著劑製造粒片水泥板時,將賦予抗燃性及尺寸 安定性。惟木粒片水泥板製造上除了木材抽 成分所引起的不硬化外,其他如混含水 量、硬化促進劑的種類及添加量、加壓硬化時間,堆積護時間等都將影響板之性質。 本研究,係使用本地產柳杉及杉木邊皮材為原料製造木粒片水泥板,探討混合水量、 木粒片前處及抽出物除去量、硬化促進劑之種類及添加量、加壓硬化時間、堆積養護 時間等製造因子對板性質影響。 所得結果如次: 1無論柳杉或杉木粒片,其混合水量計算式(Wa=0.25+KW )中係數K ,均以 1.5可得最高靜曲強度。 2柳杉以冷水浸漬24小時(抽出物除去量1.28%);杉木以熱水浸煮1小時( 抽出物除去量1.15%)所製板的靜曲比強度最大。 3不論柳杉或杉木粒片水泥板之靜曲強度,其硬化促進劑之種類及添加量均以氯化鈣 對水泥添加3 %之效果最佳。 4柳杉君壓硬化3天;杉木加壓硬化2天可得最佳靜曲強度之木粒片水泥板。 5 板的堆積養護時間,不論柳杉或杉木粒片水泥板,均以4個星期即可達到最高靜 曲強度。 6 板的吸水率及浸水厚度膨脹率,在各處理間差異並不顯著,但其浸水厚度膨脹率 在2%以下,較一般粒片板在中國國家標準所規定之12%者甚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