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民國74年2月至民國75年2月,在溪頭與杉林溪的柳杉造林地內,分二期依標 放法估測松鼠族群,由捕獲率顯示,溪頭的松鼠族群量大於杉林溪。從受害率與各期 總剝皮量的調查亦顯示,溪間的受害較嚴重,杉林溪則較輕微。 松鼠族群量分佈差異的原因,可能有下列三點:溫度的高低、林地的土壤與地位、食 餌植物的多寡。溪頭的氣溫適度,林地土壤性質好,地位指數較大,且食餌植物的種 類與株數皆較多,較有利於松鼠的棲息;杉林溪的低溫,林地土壤不佳,地位較差, 且食餌植物的量較少,構成不利於松鼠的生存條件,惟低溫之影響似不若其他條件更 具有關鏈的決定性。 本文之研究結果推測,土壤對松鼠食餌植物之分佈與生長,更具有關鏈的決定性,惟 仍有待進一步之研究證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