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是採用田野研究法,由研究者對八位先天性心臟病兒童的母親,針對其養育先 天性心臟病兒童過程中之行為反應做深入性的研究。 研究者是以觀察者的參予(observer-as-participant )的角色,進入研究情境中, 即穿著護理人員制服實際照顧入院接受心導管檢查的先天性心臟病童,以觀察法及半 結構性會談的方式,進行資料的收集,共寫成四十次行為過程記錄,再以內容分析方 法將資料整理、分析、歸納,共得702 個行為單位。 養育過程之情況包括餵食、活動、睡眠及排泄,每一情況又包含病童之情緒舉止或生 理功能。母親之行為反應包括注意觀察、限制、處置及迴避衝突行為,結果顯示:母 親之行為反應有62%與病童之生理功能有關,38%與病童之情緒舉止有關。②母親之 行為反應有40%與病童餵食有關,其次為活動佔31%、睡眠佔17%、排泄佔12%。③ 母親之行為反應中,以注意觀察最多佔34%,依次為限制行為佔25%、處置行為佔24 %、迴避行為佔17%。④在不同養育情況,母親之行為反應也會有所不同。 本研究與D''Antonio (1976)陳氏(1981)的研究之最大相同點在於發現母親之行為 反應皆是以針對病童之生理功能者為多,顯示母親對病童生理功能的一點點偏離都極 為擔心、害怕影響病童之生命,故隨時加以注意觀察;而最大不同點則在於後二者之 研究結果,以養育情況來看,母親之行為反應和病童之活動來關者最多,而本研究結 果則是母親之行為反應和病童之餵食有關者最多,分析其原因,可能是D''Antonio ( 1976)及陳氏(1976)之研究中,其研究對象是以發紺型先天性心臟病兒童的母親佔 多數,而發紺型先天性心臟病兒童在活動時,其身體症狀會更明顯地表現出來,因而 引發母親較多之行為反應。 從研究中,我們可以更確切瞭解先天性心臟病兒童在情緒舉止及生理功能方面之特點 ,也瞭解母親行為反應之背後意義,因此在臨床上,更能積極地給予病童及母親必要 的心理支持並提供合乎個別需要之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