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蘭白花雜交種(Phalaenopsis white hybreds)母株於人工氣候室30/25℃ 及25/20℃下開花,在不同時間授粉。於30/25℃開花者,開花後24天以 內授粉,著果率100%,花後30天授粉,著果率降至44.4%;而在25/2 0℃開花者,無論在花後5∼60天授粉,再移到30/25℃發育,均可達100 %之著果率。正常發育之困莢呈S型生長曲線。 授粉後100天之果莢,種子已具發芽能力,但發芽率很低,而110天採收播種者 ,播種後10天即發芽良好,延至果莢黃熟才播種,並不損及種子發芽能力及幼苗之 生長。由果莢及種子顏色之觀察,建議果莢開始轉黃至裂開之前為實用之採收適期。 利用解剖、光學及掃描式電子顯微鏡觀察種子形態及幼苗之器官分化。成熟種子,種 皮透明,僅細胞相連之細胞壁加厚,其間內容物消失,膜狀物破碎。胚飽滿具有幾條 細絲狀之懸柄,懸柄之端,種皮具一孔口。胚細胞分成兩區,頂端細胞較下端細胞小 。播種後7∼14天胚吸水膨大,突破種皮形成原球體。30天原球體轉綠形成頂端 分生組織,具有氣孔、吸收毛和茸毛,此時已稍具光合作用能力。40天第一片cre- st形成,60天形成第二片crest ,75天分化第一片真葉,100天左右根由莖基 部分化長出。 在1/4MS,Vacin & Went和Knudson C 三種基本培養基中添加活性碳,均能促進種 子發芽及原球體之發育。由各種Hyponex 及不同氮素濃度試驗看來,低氮濃度較有利 發芽及原球體發育,但幼苗之生長,則隨著氮濃度提高莖葉/根比值提高。總離子濃 度亦有此種趨勢。蔗糖則隨著濃度提高,發芽及原球體生長均受到抑制,而濃度提高 對促進幼苗根生長之程度比地上部大,故甚葉/根比值下降。在弱光下,適宜幼苗生 長之蔗糖濃度會提高。在各種有機添加物中,以香蕉泥和tryptone較有利發芽和生長 ;然對種子發芽,香蕉泥濃度不宜過高。植物生長調節劑對蝴蝶蘭白花雜交種之幼苗 生長似無促進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