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工業素有工業中的工業之稱。早期中共帥承蘇聯斯大林模式,主張優先發展重工 業及機械工業;爾後,隨著各時期經濟政策及內外政治情勢變遷,機械工業受重視程 度亦因而不同。近年來,機械工業在其經濟改革中扮演極重要的角色,肩負著為中國 大陸現代化建設提供技術裝備的重任,其達成與否實有探討之必要。本論文主旨即是 是透過其發展概況及政策實施成效加以評估,並推測未來發展趨勢,進而建議我國採 取因應之道。論文內分七章,僅將各章簡介如下: 第一章:導論。說明本論文研究動機與目的、範圍以及方法。 第二章:中共機械工業組織體系職掌。首先就中共機械工業範圍與各國不同之處加以 闡述。其次,解析中共機械工業部在其經濟組織中的地位。最後,敘述不同時期機械 工業各部組織及職掌的演變。 第三章:中共機械工業發展概況。論述中共僭立政權以後至「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機 械工業發展概況藉此瞭解其政策及重要績效消長之演變,並對其現階段機械工業發展 策略和成因加以研究,作為評估之論據。 第四章:中共現階段機械工業發展策略。除探討其發展成因外,並對其發展策略之具 體內涵專業化改組、擴大企業自主權、推行經濟責任制、技術改造及管理體制的改革 等作深入剖析,進而評析其內在的限制因素及困難。 第五章:中共現階段機械工業生產狀況。在上述策略運作下,觀察其生產結構之演變 、實施績效及供需動向;並對機械工業總產值至西二千年能否達到「翻兩番」之目的 ,提出前瞻性的評估。 第六章:中共現階段機械產品輸出入之剖析。近年來,中共不斷加強與各國間之經貿 聯盟,並自先進國家引進技術和吸收外資,以提升機械工業的技術水準、管理效率, 同時藉此以增強輸出產品的競爭能力。此種動向值得吾人密切注意,故先陳述其外貿 策略及對外組織機構與促銷活動;再分析其機械及運輸設備產品輸出入績效,並對其 未來外銷值與內銷值發展趨勢進行預測;最後就我國與中共機械產品對外貿易實績進 行比較。其中得知未來電訊收錄音機及重放裝置設備類產品,極可能將演變為我國與 中共間劇烈競爭之項目。 第七章:結論與建議。根據中共現行機械工業政策推測其未來發展趨勢,主要有(一 )促進發展跨地區、跨部門的橫向經濟聯合;(二)再擴大企業自主權;(三)繼續 實施經濟責任制;(四)加速技術改造;(五)加速拓展機電產品;(六)逐步轉向 依市場需求來生產等。此外,乃提出建議事項供我策劃部門參考,期能加速工業升級 ,團結力量以爭取此一貿易戰之勝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