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目的:本研究是以桃園縣境內各市、鄉、鎮都市成長的過程,探討中心都市 與周圍地區在空間上的結構及其變遷。 二、資料來源:⑴實際問卷調查資料。 ⑵歷年官方統計資料。 三、研究方法:⑴利用各鄉鎮對中心都市之購物及通勤依存率,求其算術平均值,以 為各鄉鎮對中心都市之依存率,並用以界定各主要中心都市的影響範圍。 ⑵根據中心性都市化指標,以尺度比例法結分評點,劃分各鄉鎮都市階層之高低。並 與都市影響圈相結合,來觀察桃園縣內各鄉鎮都市發展的狀況。 四、研究結果:⑴一九七○年代以前,桃園縣各鄉鎮的發展,受自然環境所支配。因 此,各鄉鎮的發展端賴農村的豐收與否,決定其成長或衰退。 ⑵一九七○年代,桃園縣各鄉鎮受台北地區發展之影響,產業結構逐漸由農業轉變為 工業,尤其位於交通幹道上的桃園、中壢、楊梅及其周圍之平鎮、龍潭、八德、大溪 等鄉鎮均受到影響,而帶動全縣各鄉鎮都市的發展。並以桃園、中壢為二大發展中心 。 ⑶一九八○年代,由於十大建設的完成,縮短了桃園縣與台北地區間之距離,台北地 區對桃園縣的影響日增,大部份的鄉鎮產業結構已轉變成以製造業為主的產業結構, 且影響已及於農村中心。 ⑷桃園縣的發展重心在桃園與中壢,也可以說桃園與中壢帶動了桃園縣和鄉鎮都市的 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