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旨在分析目前國內上市公司,公開說明書中預測營業收入及稅前淨利的準確性 ;影響準確性的有關因素;及其傾向於高估或低估。並以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我國 機構投資者、銀行徵信部主任、會計師、企業財務主管及證管會第一組稽核人員,對 於企業揭露預測資訊與會計師核閱的看法。 故本論文共分為九章,其內容如下: 第一章,導論。首先簡述引起揭露預測資訊的問題。並對本研究的動機、目的、研究 問題與限制及論文架構與範圍加以說明。 第二章,英、美、加等國權威機構之立場與相關文獻之探討。就英、美、加等國的現 行實務與其演進過程予以說明。並簡述國內外相關文獻與實證研究的結果。 第三章,研究設計與資料來源。包括名詞定義、資料來源及樣本、資料的蒐集情形及 所採行的分析技術。 第四章,揭露財務預測之可行性。由財務報告之目的及資訊應具有的品質特性討論財 務預測應否揭露。並探討預測是企業管理當局或資訊使用者的責任,贊成或反對由企 業揭露財務預測的理由,並調查目前國內使用預測資訊的情形。 第五章,上市公司公開說明書中財務預測準確性之分析。分析上市公司預測營業收入 及稅前淨利的準確性、傾向於高估或低估,與預測的準確性和經濟成長率、行業別及 企業規模的關係。 第六章,揭露預測資訊應考慮之事項。包括成本效益的考慮、應涵蓋的期間、金額的 表示方式、預測假設所扮演的角色、修正的時機、應揭露的項目、採強制性或自願性 的方式、預測編製與揭露準則的制定以及企業管理當局所應負的責任。 第七章,由會計師核閱預測之可行性。由審計功能及使用者的角度探討其可行性。 第八章,由會計師核閱預測所涉及的問題。探討會計師核閱預測的性質、會計師所應 負的責任程度、對獨立性的影響、服務範圍、核閱準則的制定及預測核閱報告的表達 。 第九章,結論與建議,根據以上預測資訊準確性的分析、實證研究結果及理論的探討 ,對於我國由企業揭露預測資訊與由會計師核閱之可行性,提出結論與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