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是一種辨識、衡量與溝通經濟資訊的過程,與社會經濟活動息息相關。由於必須 講求實月故當經濟社會情況有所變動,或使用者對資訊的需要有所改變時,會計作業 便需作適當的調整,以維時並增進所提供資訊的有用性。 根據調查顯示,財務報表使用者從事經濟決策時,主要的考慮著重與未來有關之因素 。以投資人的投資決策為例,其所考慮的主要因素是公司未來來的盈餘,公司及公司 所屬產業之未來發展,公司未來的銷售成長率等等。顯然,以歷史成本為基礎,報導 企業過去的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及其變動的傳統財務報表已不足滿足報表使用者之需 求。於是有建議將預測性財務資訊加以公開,成為財務報導的一部分,美國證交會發 佈第5326號證券法案公報後,關於此方面之討論與研究更是達到顛峰。鑑於財務 預測資訊對投資人而言極有意義,本論文乃從投資者觀點對預測性財務資訊之揭露加 以討論。研究範圍僅就財務預測資訊對投資決策之效用與影響作一討論,不涉及財務 預測方法及財務預測簽證之問題。 本論文共六章,首章緒論,第二章對財務預測背景作簡介,然後對財務之揭露在投資 決策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作說明,第四章就財務預測主要實證研究作評述,第五章為 財務預測之編製與表達,第六章為結論與建議,建議有五:一、企業方面宜積極從事 企劃人員之培育與訓練,以編製及發佈可信的預測資訊。二、會計師公會應負起建立 預測編製準則及預測表達準則之責任,使企業財務預測之編製與報導有所依循。三、 證管會應充許發佈財務預測的一段試行期間,以鼓勵公司揭露預測資訊。四、學校、 會計師主管機構及傳播媒介應共同努力教育投資大眾。及五、有關政府機構應定期舉 辦預測之發表,並採分步實施方式,由銷售預測做起,且允許企業作更正及要求企業 對預測假設作合理解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