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一九七五年周恩來在第四屆「人大」的報告,描繪出了一副近代中國的美麗遠景 ,那就是在本世紀內實現農業現代化,工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以及科學技術現代化 的構想,以為其在本世紀內奮鬥的目標。這意謂著中共將結束文革以來的混亂結果, 而致力於發展經濟,藉以收攬大陸民心;同時也象徵著它將在四化的基礎上,以「溫 和的」、「理性的」、「可預期的」方式,與其他國家維繫關係,藉以成為其反霸統 戰的工具。 在鄧小平於「十一屆三中全會」中重新掌握政權之後,中共之政策即在「四化」的原 則之下發生轉變。在其對外關係的層次上,一般學者及政治領袖 對其產生了新的觀 點與預期。本論文之重點即在對四化政策推動下,中共的對外關係做一研究。 本論文共分七章十七節,亦可分做四部份;首先研究工作中共外交政策的本質及其對 國際事務的看法;其次將中共國內環境對四化政策形成的影響及四化政策的推動對其 國內可能產生之結果,作一評述;再次,分別評估在四化政策下,中共與美國、蘇聯 及第三世界的關係。最後,則對我國在對抗中共此一致政策轉變時,應有的戰略認知 與行動,作一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