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建築歷史發展過程裡可以發現,在人工照明設備未發達以前,晝間室內照明環境的 維持,都依建築本身非機械性的手法,利用自然光以達舒適的條件。隨著時代工業技 術的進步,設計者可以輕易的以人工照明設備,創造出一個合理的室內照明環境。自 從能源危機發生後,依賴人工設備而消耗大量能源的設計觀念,受到強烈的衝擊,不 得不以機械觀點研究高效率的人工設備,使能源使用達到最高效率。 就舒適觀點而言,任何照明設計均應使室內照明環境達到自然的、合理的、經濟的目 標,而高效率人工設備的使用,設備過於龐大,未能達到經濟的目標。且設計者對照 明生理條件的達成,雖然,可僅靠人工照明設備,但是人類先天就有由室內往室外眺 望的慾望,促使建築外牆不得不開口,有了開口,自然光即能從封閉的建築外牆,透 射進入室內,而使人為的照明環境不合實際的需求。因此,唯有考慮自然光的影響, 才能促使照明環境達到自然的、合理的且經濟的目標。這是研究建築採光計劃的目標 。 由於現有採光之研究,都偏於觀念敘述,缺乏定量與定性的探討。因此,照明設計時 ,自然光所造成的影響無法計量,更談不上利用。如此,不僅造成能源浪費,也無法 達到合理的照明設備。本文試圖以立體角投射法理論為基礎對採光量加以計量,並作 定性之探討,提出簡易的計量方法,以供建築設計者使用。因此,計量模式的建立以 及境界條件影響的探討,就成為筆者對建築採光計劃的整個研究體系所踏出的第一步 。 人工照明設備取代了自然採光,致使建築採光受到忽視。又因,建築採光須統合兩個 不同的領域,除必須有光學的概念,更需仰賴建築中非機械手法來達成。現階段國內 外有關建築採光研究的論述不多,而一般都偏於光學基本理論的介紹。國內對建築採 光的研究,有一九八三年成大建築研究所周鼎金先生之「學校教室採光炅明之研究「 。而有關於建築採光基本理論的參考資料有王錦堂先生編譯的「建築應用物理學」及 日本建築資料集成1(環境)。從現有相關文獻可知,國內、外可供採光研究的文獻 相當缺乏,因此藉著本研究建立室內晝光計量方叉並找出具體的採光原則,以做為未 來照明設計的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