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探討台灣蜆幼苗的發生,成長及其所需最適之生態因子如溫度、鹽度、酸鹼值 、餌料等,以尋求種苗培育的最佳環境因子。茲將重要結果摘述如下: 1.台灣蜆(Corbicula fluminea)為雌雄同體,體內孵育幼生的貝類,其受精卵在母 體內發育至D 型幼生或稚貝時,才釋出體外。 2.D 型幼生最適宜的培育溫度為20∼27℃,PH值在7.0∼8.5之間,鹽度則為2 ,培 育D 型幼生最佳的餌料生物為Isochrysis sp. 3.稚貝的成長以2 中最快,其適宜的成長溫度範圍為22∼28℃,在此溫度範圍內, 溫度愈高成長愈快,成長最適的PH值範圍在7.5∼8.5之間。 4.培育稚貝適宜的餌料生物為Platymonas sp.其最適宜成長的密度為105 cells/ml。 5.由潛砂、攝食、耗氧的研究中,可知台灣蜆成貝最適宜的溫度範圍為20∼25℃,溫 度超過30℃時,台灣蜆已雖以適應。 6.台灣蜆對千分之六以內的低溫鹽度具有適應能力,而千分之二的鹽度將可促進幼生 的存活及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