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志」與「緣情」是中國文學的二大主要思潮,「緣情」觀念在魏晉形成之後,文 學才脫離政治與思想的束縛而成為獨立的藝術,文學的本質、作用與表現,乃有自覺 性的理論發展,而新的文體,新的表現方式大量出現,造成沈剛伯先生所謂「中國歷 史上的第一次文藝復興」,影響巨大而深遠。撰者根據六朝之歷史材料與文學批評資 料,依「尋找問題一討論問題一解決問題」的方式,逐步整理出此觀念的思想演變與 理論基礎,又配合「言志」與「緣情」的對照,呈現「緣情」的內涵,揭示其中「感 物」與「語言藝術」的特質,藉以探討「緣情」觀念對於創作與批評的理論準據,並 由歷史的角度,來評估「緣情」觀念在文學史上的意義與價值。 本論文最主要的研究成果,是釐清「言志」「緣情」「載道」的糾結,並確定六朝「 緣情」觀念,乃審美意識的創發。此外,本論文又進一步指出「緣情」觀念對創作與 欣賞態度的影響,追求「新」「賞」「娛悅」的風潮,正代表以文辭為主的六朝純文 學觀念之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