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600:1f28:365:80b0:2119:b261:d24c:ce10)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21 07:5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吳懿娟
研究生(外文):WU, TI-JUAN
論文名稱:通貨籃最適權數的探討
指導教授:邊裕淵邊裕淵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BIAN, YU-YUA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商學研究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一般商業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87
畢業學年度:75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通貨籃最適權數工業國家匯率開發中國家資本
外文關鍵詞:INDUSTRY-COUNTRYRATEDEVELOPING-NATIONCAPITAL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5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自從世界各主要工業國家於一九七三年實施浮動匯率制度後,面對此匯率不確定性的
環境下,計多學者即主張開發中國家應採行釘住通貨籃的匯率制度,而其中Lipschtz
和Sundararajan(1980)認為金融及資本市場不發達的開發中國家,可採其提出
的“最適權數”的訂住通貨籃政策,其基本論點為--在使實質有效匯率穩定的前提
下,如釘住其模式所導出的權數,將比釘住實質有效匯率指數的權數可掌握較多相對
價格的訊息。而國內學者滑明曙、林柏生(一九八四)曾採用一九八0至一九八三的
資料,考慮6項經濟特質,利用鑑別析的方法歸納出,以當時的經濟特質而言,台灣
可採行釘住通貨籃的匯率制度。
基於上述觀點,故本文採用民國67年7月至74年12月間的資料,對Lipschitz
和Sundararajan(1980)的模式進行驗證,結果顯示,由民國67年7月至70
年9月得出的權數運用於民國70年10月至72年12月這一期間時,釘住“最適
”權數確可較釘住實質有效匯率指的權數掌握更多相對價格變化訊息,而使相關期間
的實質有效匯率較為穩定。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