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筍在播種後3∼4週內,部分幼苗隨即開花,此現象稱為早熟性開花。其表現程度 ,深受環境因子及遺傳背景之影響。本論文之主要目的為探討蘆筍早熟性開花表現率 變異之致因、形態發育特性及早熟系之選拔 在人工控制之生長箱環境中,參試的選系,不論是長日(16小時)或短日(8小時) 處理,高溫(32/25℃,日/夜溫)可明顯地增進早熟性開花。長日處理亦具促 進的效果,同時日長與高溫更顯示出顯著的交感作用。在高溫短日之條件下,早熟性 株呈現較高比例的雄株。其他條件之下,早熟性株皆符合1:1雌雄比例。發育正常 之早熟花皆具稔性,可於播後三個月內得到成熟的下一代種子。 蘆筍種子吸水之後,生長於高溫長日條件下8∼10天,即可獲得近乎飽和之高表現 率。若在非誘導條件下生長超過此感應期,縱使再給予高溫長日之誘導處理,仍不具 誘引早熟性開花效果。若將種子播種於不照光之恆溫箱中,不論是35℃的恆溫,或 37/27℃(16/8小時)的變溫,白化苗仍可形成花芽,甚至開花。顯示蘆筍 早熟性開花為熱誘導反應,其其具有特定感應臨界週期。 依透明法及石臘切片法之觀察,蘆筍種子發芽後,頂分生組織有二層外帶層,次級莖 軸原體隨即發生於胚芽與子葉鞘液之間。營養生長時,其葉原體在胚根伸出後一天, 迅即開始大量形成。於高溫長日之誘導條件下,胚根伸出後第二天,其分生組織即肥 大而趨廣平,第三至四天已在進行生殖生長,花被原體與雄、雌蕊原體皆在此極短期 間內形成。顯然蘆筍感應熱誘導係發生於發芽階段,而生長相轉移則發生在胚根伸出 後2天以內。 蘆筍早熟性開花率,在各栽培種間差異很大。在植物生長箱中,以高溫長日處理為選 拔條件,進行親本篩選及後裔鑑定。經過一代選拔後,由早期性開花母本與非早熟性 開花母本上採得自然授粉種子,其呈現之早熟性開花率,有明顯地差異。另甲一些控 制雜交及回交之後代,分離出高早熟性開花率與低早熟性開花率之選系。雜交一代各 系統中以’7A ’表現最好,達72.35%之開花率,而其一後裔與母本回交更得 到100%之早熟性開花率。由試驗結果顯示,蘆筍早熟性開花性狀,可能至少由二 對以上之遺傳行因子所控制,詳細的遺傳機制,尚待進一步之研究。但早熟性開花之 蘆筍系統,可經由雜交與選拔育出,此有助於縮短蘆筍之育種年限及早期性別檢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