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主要以明朝畫家仇英(?西元一五五二年左右)的幾張園林作品為討論的重 心。 園林亦即為花園,它自東晉陶淵明的「桃花源」以來就一直是文人心目中所追求的淨 土或樂土的表徵。由於文人在自己的園林中,一方面可以放寬心情、遠離塵囂,悠游 在屬於個人的隱密空間中;另方面又得以藉由摹擬的自然去體認不變的道,進而超脫 世俗的煩黷達到與天地契合的境界。因此,在繪畫上,畫家無論是以「桃花源」為題 材,或是畫自己隱居的草堂,都多少指向了隱逸山川的傳統。 十六世紀中葉的蘇州原是一個私人園林逐漸崛起的城市。那股充斥其中的造園熱潮, 以及一些附庸風雅的園主邀請畫家為之寫園的作法,皆直接、間接地鼓舞了當時藝壇 的文人畫家或職業畫家如文徵明、唐寅、仇英、謝時臣等人相繼引用「園林」為創作 的素材。 仇英的園林繪畫大致可以分為五個類型,其一為歷史園林,其二為當代園林,其三為 花園雅集,其四為園林一角的園林山水,其五為與花園有相同含意卻比花園更能表達 隱逸的草堂圖。基本上,仇英對五種園林繪畫所抱持的原則是遵循著畫家個人的義趣 來詮釋的。例如,在歷史園林中,他表現出依文圖繪的旨趣。在當代園林中,他堅持 作品上的景物必與實景有所關連。在花園雅集中,他一則重新定義雅集的時間,再則 不脫離文字的敘述。在園石山水中,他提出了個人對文人交遊方式的看法。在草堂中 ,他賦予了隱居生活無限的情趣。 總之,本篇論文主要以傳世可靠的仇英畫蹟為本,再配合著錄資料的輔助,以畫蹟相 互比較和不同畫家相互對照的方式,逐一地舖陳出仇英創作五種類型的園林繪畫的特 點,及他和同時畫家不同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