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兩代的中韓關係,素為學界視作典型的朝貢制度形態,因此能吸引諸多學者的投 入研究。惟明代的中韓關係,內容繁多,用朝貢制度觀念是無法予以完整說明的。作 者認為中韓關係的變數,須自國交過程來考察方能得其原委。 欲探討明鮮國交的進行,作者以為可自三個角度來考察:一、明朝政局的演變,及其 所給予朝鮮的影響,此乃肯定明朝為明鮮國交之主導力量的前提下,所作的觀察。二 、明鮮國交的過程與手段,在外交的折衝與彈性地運用下,足以扭轉部分不利的態勢 ,促進國與國間的和平與瞭解。三、明鮮間的多重合作關係,增進兩國的利益,並且 建立彼此間的依賴與互補,有助于兩國情感的改善。本論文即從上述三點出發,來細 分章節:第一章檢討元麗間的宗藩關係,並著重于其對未來明鮮關係的影響,作為討 論明鮮國交的背景因素。第二章討論明麗國交建立時之局勢與各種影響因素,並比較 高麗與朝鮮在外交策略與手段的異同,藉以闡明高麗與朝鮮對明國交之得失所在。第 三章從遼東邊防及海防二角度,來探討明鮮基於共同利害而建立的合作關係,並論述 此合作對兩國的稗益與影響。第四章討論朝鮮如何因應明朝的政治變動,來爭取本身 的利益,並對明鮮走上詩賦外交的背景因素加以考察,且舉例說明詩賦外交的過程與 影響,作為明代前期中韓國交之總結。 於研究過程中,作者除根據中韓兩國的原始資料立論外,並廣泛蒐集各種相關論著, 以充實論述的觀點。在撰述的手法方面,則採取「詳人所略,略人所詳」之原則,以 期能在有限的篇幅中,揭露更多的新史實。對問題的處理,則根據史料細究原委,不 加迴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