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4 16:2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楊淑洪
研究生(外文):YANG, SHU-HONG
論文名稱:唐代前後期財政權責之研究
指導教授:王吉林王吉林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WANG, JI-L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歷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87
畢業學年度:75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唐朝財政制度政權運作職權
外文關鍵詞:TANG-DYNAST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30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安史之亂是唐代興衰的關鍵,安史之亂以前是謂唐朝前期,安史之亂以後屬唐朝後期
。前期是以律俴體制作為政權運作的基礎。在財政方面,由尚書戶部四司總理。安史
之亂暴發後,為因應戰時財政的需要,權變的設置了中央財政使職。但中央財政卻因
主觀意識與客觀環境的需要,由無組織發展為有組織,由暫時的委派,發展為恆久的
取代尚書戶部四司的權責。過去財政一元化的統籌運作,改變為三元化。分別由度支
使、鹽運使、判戶部共同負責唐代後期的財政使命。筆者欲藉著唐代前後期財政權責
的轉移,也意味著財政制度的變遷,筆者嘗試著以不同的角度來闡析此制度變遷的意
義,並對後期財政三司使制對當代及後代的影響予以廣面的探討。全文共分六章二十
一節:
第一章「緒論」:分四節,說明財政與政治、經濟的蜜切關係,並對安史亂前唐代財
政、經濟、政治環境,及唐代使職的設立,作一背景式的概述,以便讀者對後文論述
的了解。同時也介紹自己的研究動機與方法。
第二章「唐代前期財政組織與職權運作」:分四節,分別對前期尚書戶部掌財政的歷
史源流,及中央與地方的財政組織內容與職權運作,作深入探討。
第三章「唐代後期的中央財政組織與事權」:分四節,分別對中央財政三使成立的起
源,發展,與相互間的關係作深入討論,並對組織內容與事權劃分作進一步解析。
第四章「唐代後期中央財政二司使在地方的組織與事權」:分四節,分別對地方組織
的成立、發展、沒落作完整的探討,並討論其組織內容與事權。
第五章「唐代後期財政職權的運作及前後期財政權責轉移的內函與意義」:分三節,
分別對唐代後期道、州、縣財政組織及後期整個財政職權的運作,予以深入討論,並
對前後期財政權責轉移之內函與意義提出個人的見解。
第六章「結論」綜論本文之主旨,並廣泛的討論財政三司使制對當時及後代的影響。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