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開端轉子式精紡機 ( O.E-rotor-spinner )所具有高產量之優點,來紡製包覆紗 ( cover-spun Yarn ) 較傳統環錠式精紡機紡製者具有高速化及經濟化的效益。而機 台本身只須改良部份之機構,再配合自行設計一簡單的輔助裝置,即可紡製包覆紗。 且不影響其傳統 OE 紗之紡製,使其達到高產量、多樣化開發潛力。 在本文之研究,乃利用本校自行裝設的單錠式 TOYOTA BD-200型 OE 機,試行在 OE 紡紗過程中,將包覆絲經由自行設計的導紗管藉轉子的內、外壓力差所產生之吸力, 使其餵入至轉子內部而與 OE 紗藉著轉子的高速旋轉於成形區 ( Yarn formation zo ne )處相互結合成包覆紗的結構。在實驗中,同時改變其導紗管位置 ( A,B,C ), 餵絲張力 ( 0 ∼ 25 gf ) ,轉子轉速 ( 30000 ∼ 45000 r.p.m ) 捲取速度 ( 50 ∼ 65 m / min ) ,包覆用絲採用聚酯加工絲、尼龍加工絲、聚酯怛長絲、亞克力短 纖紗等原料,來分析成紗後的包覆型態、包覆撚度 ( W.P.M )、斷裂強伸度、膨鬆度 、耐磨性等作一比較。 由實驗結果得知,導紗管位置A 者,其餵絲張力為零,則無法紡製包覆紗,導紗管位 置B ,C 者,其餵絲張力為零,可紡製不規則包覆型態之包覆紗,導紗管位置A 者, 其餵絲張力在5 ∼ 10 gf範圍內可紡製規則包覆型態之包覆紗,導紗管位置為B,C者 ,其餵絲張力在5 ∼ 15 gf範圍內可紡製規則包覆型態之包覆紗導紗管位置為C 者, 其餵絲張力在20 ∼ 25 gf 範圍內可紡製具有緊密包覆型態之包覆紗。在物性方面, 則以25 gf 之餵絲張力可得較佳之斷裂強、伸度及耐磨性,而導紗管位置為A 者,可 得較大之包覆撚度。轉子轉速在45000 r.p.m 配50 m /min 之捲取速度,則斷裂強、 伸度,包覆撚度及耐磨性最佳,蓬鬆度亦最小,但包覆撚度之變異係數最大。在改變 包覆原料及包覆用絲細度上,以聚酯加工絲150^D/ 36 f 可獲得較佳之物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