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115.114) 您好!臺灣時間:2023/09/25 12:2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繼宏
研究生(外文):HUANG, JI-HONG
論文名稱:台灣地區水稻生產對土地需求的動態模型-預期形成方式的實證分析
指導教授:黃宗煌黃宗煌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UANG, ZONG-HU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逢甲大學
系所名稱:經濟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經濟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88
畢業學年度:7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5
中文關鍵詞:台灣水稻土地需求變數預測市場價格
外文關鍵詞:TAIWA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5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經濟決策者做決策時所面臨的變數,大致可分成兩種:一為確定變數,如過去的商品
產量及商品價格等,一為不確定的變數,如以後各期商品的產量及商品價格等。面臨
著不確定的變數。決策者必先對這些不確定的變數做預測方能做決策。然而,預期形
成方式之不同未來變數的預測值亦不同,因此,預測形成方式是影響經濟行為者做決
策的一大因素。政府在做決策時一定要考慮經濟行為者的預期形成方式,方不致造成
政策誤導。本文即要探討台灣水稻農民之預期形成方式,以資政府今後在從事農業政
策、糧食政策之前的參考。
本文首先就靜態預期,適應預期及理性預期這三種期形成假設做一簡略的比較,其中
靜態預期假設認為經濟行為者只知道單純地利用前一期的資料來做預測,而適應預期
假設雖已經考慮到經濟行為者對預期誤差的反應是機械化的調整,殊不合堙。理性預
期假設則強調,理性的經濟行為者會使其預測誤差最小,在這個假設下我們可得市場
價格等預期價格的期望值。
在對預期形成假設做一個理論性的比較之後,本文採用Sargent 和Hansen的方法,建
立一個理性預期模型,這個模型的優點為其所包含的變數,故可應用於實證分析處理
,其缺點為若對行為函數(如生產函數、調整成本、市場需求函數)或經濟行為者極
大化的目標(如追求利潤極大或收益最大等)假設不正確,則其實證結果將不可靠,
很不幸的是,我們對各種行為函數為經濟行為者所追求的目標往往不知道。
為了克服Sargent 和Hansen模型的缺點,本文就各種不同的生產函數(二次式、線性
)調整成本形成及生產目標組合作五個不同的模型,之後,我們用台灣農業生產的總
體時間數列資料(年資料),使用TSP 套裝軟體,以3SLS 之推估方法來推估各個模
型之參數。在估計出模型參數之後,我們分別就這五個模型,用概似比檢定法(LR)
來檢定,台灣水稻農民的行為是否合乎理性預期假設,經檢定結果得到無法拒紹台灣
水稻農民的行為是否合乎理性預期的假設,換句話說,台灣水稻農民的行為是合乎理
性預期假設的。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