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為探討成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與急性白血病病人血清中可溶性第二介白質濃度 與疾病之關係,於民國75年12月至76年12月一年間,利用酵素免疫分析法測 定了30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與26例急性白血病病 血清中可溶性第二介白質受體 之濃度,並與30位正常人作比較。結果顯示血清可溶性第二介白質受體的平均濃度 在19例活動期與11例完全緩解期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病人分別為1043±10 8units /ml與635±118units /ml;而在14例活動期與12例完全緩解期 之急性白血病病人分別為726±119units /ml與363±61units /ml。四 組病人無論是在活動期或完全緩解期皆比正常控制組的血清濃度,220±30unit -s/ml,呈有意義之升高;在活動期的病人,其血清可溶性第二介白質受體濃度皆比 完全緩解的病人呈顯著增高(P <0.05)。這表示其濃度與疾病的活動性、腫瘤 體積有關,可能成為臨床上預測治療反應與預後有用的指標。本研究進一步探討達於 完全緩解的病人,其周邊血液單核細胞產生第二介白質與其可溶性受體的能力,結果 顯示,6小時與18小時培養上清液中急性白血病病人的第二介白質濃度與非何杰金 氏淋巴瘤病人的可溶性第二介白質受體濃度,皆比正常控制組的濃度,呈有意義的增 高(P <0.05),這結果可能是由於殘餘腫瘤細胞的刺激活化正常淋巴球,引起 兩者的生成增加;升高的第二介白質與其可溶性受體,在腫瘤免疫上,究竟扮演什麼 角色,則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