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較 Coulter Counter 及HLAC 兩種粒度分析儀,偵測同一種溶液的異物粒子時 ,發現HLAC 容易受溶液之流速及種類的影響,所測得的粒徑大偏大的現象且在≧2 μm的粒徑範圍所測得的總數較Coulter為低。 在評估過濾的清潔度時,發現新的過濾膜經重覆過濾3∼4次後其過濾效果可達穩定 的狀態; Millipore 過濾膜的過濾效果較其他牌子優良。 安瓿的開瓶應以切割器均勻切割後,小心折斷使裂口均勻化為原則。若能再以抽氣法 抽取切割處,則可使玻璃屑污染減至最低程度。至於在使用注射針筒時,應避免重覆 抽取且於使用前應先以注射用水清洗,如此則可減少管壁的異物粒子剝落。 就小型注射劑的異物粒子含量而言,高劑量粉末製劑高於低劑量者,多劑量型則高於 單一劑量型,玻璃安瓿高於塑膠安瓿,且容積愈小者,其每ml所含的異物粒子計數愈 高。 18種小型注射劑與5種大型輸注液混合配伍時,觀察其紫外光吸收光譜、異物粒子 含量及pH值的經時變化,發現全部小型注射劑與5%glucose 混合時,於12小時內 皆可配伍。當混合10%glucose 時,除二組發生紫外光最大吸收位置改變外,其餘 亦於12小時內無配伍禁忌。當混合0.9%NaCl時,只有八組完全無配伍禁忌,其 餘各組之異物粒子計數皆有顯著變化。當與Ringer solution 混合時,則有三組的異 物粒子計數及紫外光光譜皆有變化,另外有七組的異物粒子數目有顯著差異,其餘皆 無此現象發生。當與5%glucose+0.9%NaCl 混合時,則有十一組完全可以配伍 。比較pH值的經時變化,發現與異物粒子計數及紫外光吸收光譜之變化無顯著的相關 。 TMP-SMZ注射液在混合輸注液時,以1:10v/v的混合比例與0.9%NaCl 混合, 最容易發生沉澱現象,其沉澱物經TLC、IR光譜分析證實為TMP(form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