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1.72.250) 您好!臺灣時間:2023/10/02 13:5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吳靜如
研究生(外文):WU, JING-RU
論文名稱:荀子思想中人格的實踐與開拓
指導教授:熊琬熊琬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XIONG, WA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88
畢業學年度:76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荀子思想儒家人格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2
  • 點閱點閱:22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5
儒家的人生理想是將個人道德,推之於政治倫理的範疇;在客觀世界中不斷地努力,
這才能為人類「立人極」。荀子也是遵循著此一路線,因此本文欲透過荀子對人格的
分等、評價,及對理想人格的期許與要求,來了解他對理想人生的追尋與現實世界的
關懷,俾能對我們的生命有所點化與安頓。
本文參考文獻以王先謙的荀子集解為主,以經書為輔。研究的方法採取義理的分疏、
歸納與闡發,而不以考證為主。
本文分為六章,略述如下:
第一章:緒論。分為兩節,包括「荀子的生平及時代背景」,「荀子在儒家的地位」

第二章:人格建立之基礎與特色。包括三節,「就天人之分言」,「就性偽之分言」
,「天生人成」。
第三章:人格之等級與價值觀。包括三節,「人格之分等」,「義利之辨」,「社會
階層之劃分與溝通」。
第四章:實踐個體人格之步驟。包括三節,「積化」,「環境與師法」,「禮樂」。
第五章:社會倫理之架構與實現。包括四節,「君子之責任與義務」,「定尊卑長幼
之分」,「各守其分」,「互相合作」。
第六章:政治倫理之完成與開拓。包括三節,「協調和諧之社會秩序」,「維齊非齊
之經濟理想」,「正理平治之政治文化」。
本文最後綜上所述作一結論。透過「荀子思想中人格的實踐與開拓」,可以了解到荀
子對安頓生命、歷史文化的關注,也可了解中庸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的深刻意義。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