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壓乾燥法為近十餘年來研究發展出來之一種新式紙匹乾燥法,其乾燥過程之特點, 係同時將壓力及熱作用於濕紙匹上而行快速乾燥,纖維因受壓而密著化,在彼此密接 的狀況下,提供更多的鍵結機會,比不僅增加纖維密著性及曲撓性,同時高溫下促進 半纖維素與木質素在纖維表面流動之效應,更加強了紙匹的各種性質。 本試驗以傳統乾燥法及加壓乾燥法,分別處理高游離度、高收率相思樹硫酸鹽紙漿。 首先進行各項紙張物理測定,尋求其對加壓乾燥諸因子之相關性,再依化學組成分之 分析,觀察其組成分間之消長變化,另為進一步瞭解半纖維素及木質素在加壓乾燥紙 張中所探演的角色,添加聚木醣及褐腐型木質素於紙漿中,觀察其對紙張強度性質之 影響,再者配合掃描式電子顯微鏡檢視紙張結構,以期對加壓乾燥增強紙力之因子, 作一合理解析。 本試驗結果,可歸納如下: (1)紙張經加壓乾燥法處理比傳統乾燥法處理者有較好的破裂、環壓、引張、耐摺 強度,顯示加壓乾燥法有益於有關鍵結之可能效應,此再經掃描式電子顯微鏡檢視紙 張引張斷面,得到間接說明。 (2)濕紙張之含水率與乾燥溫度,兩者愈高,則紙張之乾燥速率愈快,而壓力對乾 燥速率影響不大。乾燥前濕紙張之含水率與壓力高者,可得較佳紙力,顯示高含水率 促進半纖維素與木質素在纖維表面之流動,增加鍵結機會;壓力大則對紙張之緻密作 用大,密度顯著增加對紙力有正效應。而加壓乾燥之溫度、時間兩種參數對紙張效應 ,則呈現交互相關。 (3)加壓乾燥法處理之紙張,其平衡含水量較傳統乾燥者低於1.5∼2.0%, 且隨乾燥時間、溫度之增加,而漸次下降,吸濕性之降低,顯示纖維間表面的惰化與 氫鍵結合之有效度增加化學組成分之分析,顯示半纖維素與木質素發生輕微熱劣化作 用,但不致於構成紙力下降。而α-纖維素酸解分析則顯示非結晶區發生再結晶作用 ,導致結晶度增加。 (4)紙漿中聚木醣之添加,傳統與加壓乾燥法之紙張強度皆增加,顯示半纖維素有 提供增加鍵結之可能性。而紙漿中添加褐腐型木質素,傳統乾燥法紙張之強度,隨添 加量增加而下降,此乃由於它的疏水性而阻礙纖維間鍵結之形成;然而加壓乾燥法之 紙張,其強度下降之變化很小,因此,推論在此加壓乾燥條件下,木質素之流動可能 與增加紙張壓縮潛變性質有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