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肚溪口鳥群多,植物相特殊,唯人為壓力亦大。本研究係就大肚溪口草澤及砂兵林 之分佈、生育地環境概況、植物組成、李節性變化以及演替趨勢等進行調查與探討。 所得結困摘述如下: 1.大肚溪口的維管束植物,初步調查共計有68科254 種。其中莎草科的雲林莞草(Bo lboschoenus Planiculmis (F. Schmidt) T. Koyama)與馬鞭草科的三葉埔姜(Vite x trifolia L.f. )為稀有植物。 2.大肚溪口有鹽生與半鹽生草澤,大多分佈於南岸。草澤植物群落呈現明顯的季節性 消長,此與潮汐、水位、季風、鹽度、氣溫等生育地因子有關,種間之競爭及火燒之 干擾亦有重要因子。 3.草澤植物生物量因地而異。中彰大橋以束草澤之濱雀稗群落最高,堤外之雲林莞草 群落最低。 4.溪口地區由於土壞形成背景及水文的不同影響而形成不同的土壤性質。草澤植物體 化學組成隨生育地性質與植物種類而不同。鹽生草澤植物雲林莞草納含量高達2.1 % ,其耐鹽機制值得進一步探究。 5.寓埔海埔地水位與水質隨季節而變,水位主要受降雨量與蒸發量控制。水質除受上 述兩個因素影響,尚與人為或生物之干擾有關。 6.砂丘林沿大肚溪南岸呈零星分佈,為墾植殘存之砂丘,自然演替形成多層植物社會 ,以黃槿最優勢,常有鷺鳥棲住營巢,形成鷺鳥林特殊景觀。 7.旱季火燒干擾草澤與砂丘林之目然演替。有些植物在火燒後植物藉旺盛的萌蘗能力 或大量天然下種,得以維持優勢。 8.草澤植物之演替趨向旱生植被,部分地勢高處已由旱生植物取代,漸次有灌叢及喬 木幼苗入侵。碩存之砂兵林大致己屬於較穩定的演替中期植物社會。 9.鑑於大肚溪口草澤與砂兵林特殊植物相與水鳥資源,以及珍稀的雲林莞草與三葉埔 姜,宜設置保護區,加強保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