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34.204.172.188) 您好!臺灣時間:2023/09/22 20:4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紀海珊
研究生(外文):JI, HAI-SHAN
論文名稱:晚香玉之花藥培養
論文名稱(外文):In vitro formation of tuberose (Polianthes tuberosa L.) plantlets through anther culture
指導教授:蔡新聲蔡新聲引用關係彭昌祜
指導教授(外文):CAI,XIN-SHENGPENG, CHANG-H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園藝研究所
學門:農業科學學門
學類:園藝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88
畢業學年度:76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晚香玉花藥擬胚體再生植棵
外文關鍵詞:EMBRYOGENIC-CALLU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7
  • 點閱點閱:21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研究使用晚香玉單瓣槷培種為材料行花藥培養。取單核期的花藥培養於有1mg/l
2.4-D ,3%蔗糖、0.8%瓊脂1/2MS(Na-Fe-EDTA全量)培養基中可獲得
embryogenic callus,將此癒合組織移植物生長調節劑為0.2mg/l NAA 及2mg/
l kinetin 之培養基,可獲得擬胚體與再生植株。又本試驗中以2mg/l 之2.4-
D 及10mg/l NAA 亦能分別使1mg/l 2.4-D 及2mg/l NAA 誘導之愈合組織產生
擬胚體,並經移殖於0.1mg/l BA後,此擬胚可發育成植株。而據調查癒合組織之
來源若由花藥壁發育而成,則有經由胚發生(embryogenesis )形成植株之趨勢;若
癒合組織係由花絲發育而成,則植株之再生常經由器官發生(organogenesis )而來
。所有穫得共35株之再生植株,據調查已開花之8株植株園藝性狀有花序增長、花
蕾數增加、花徑變大、花瓣數變少、外花被呈粉紅色及葉片大小之改變等,本研究所
獲得之結果對改良晚香玉單瓣種花序短、花蕾數少,切花品質低之缺點,或可作為育
種上有利之選拔材料。雖本試驗獲得之植株數量少,而整個培養過程獲得再生植株之
方法亦非確切而肯定,且細胞懸浮培養與原生質體分離亦未獲得再生之植株,因此其
培養基之組成與滲透壓之調節等培養條件有待進一步之研究與探討。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