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用實驗方法探討連續鑄造過程中分配器內流場現象與特性,詳細瞭解邊界與噴 流間之交互作用關係。實驗是以視流法觀察流場分佈。並對整個邊界(即長、寬、高 )與噴流之交互作用,作些定量分析,是否有一最好的混合區域,最佳沒水深度;其 次再討論檔板的作用,其高度和放置位置與噴流之相互關係,預測是否有一最佳的板 高和最適當的放置位置。並且對澆注初期和澆注過程中欴流場情況作一定性描述。實 驗結果顯示,整個流場多是渦流的結構。在分配器的幾何中心點(對稱點),有一最 大對稱的擴展範圍,亦表示此為擾流混合能力最佳之區域;並有一最佳入水深度。在 分配器中間部分因未受邊界影響之流體,捲起高度太低,又由於澆注口的sink-vort ex作用,使流體迅速被帶走,因而無法提高非金屬介在物之去除率,必須加裝檔板。 而擋板位置須放置於噴流影響範圍內靠近邊緣,如此才能延長其駐留時間,使非金屬 在物能有更多機會被熔渣層捕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