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研究目的在深入瞭解遊憩行為需求與反映的實質時空意義,進而從對時空知覺的 剖析,闡述遊客在遊憩歷程中可能存在的意識性時空知覺,以至於規劃上實質與意識 性時空的共同呈現意義,以供未來遊憩規劃與改善及繼續研究者之參考依據。整個研 究係從生理與心理、社會行為科學等層面分析有關遊憩之實質、知覺性內涵,從中探 討遊憩行為歷程與需求的實質時空反映,及時間與空間在知覺上的互動關係,據以研 擬一以時空體系為主的遊憩區調查評估架構,以為實際運作依據。最後經由實地問卷 調查、分析實例研究對象一虎頭埤風景區在各方面的時空特性,並提出有關改善建議 。 實例研究以實質性時空的融匯及意識性時空的展現為調查評估準則,從遊客景觀資源 、活動、場所等主要構成遊憩知覺之基本要素分別以不同方法進行調查,而得出如下 結果與建議: 1.遊客參與之時間與空間過度集中,宜作有效疏導以免遊憩品質低落。 2.遊客中有72.5%有二次以上造訪經驗顯示本區之固有潛力。而造訪次數多寡 並未與滿意度成正比,則反映遊憩機會有待加強。 3.增加後半段遊程之體驗機會,以提供有較長時間與體力的遊客能享有另一體驗高 潮,避免乏味單調。 4.提供中小型船隻供回程之用以避免回程之重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