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115.114) 您好!臺灣時間:2023/09/25 12:2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宏燦
研究生(外文):HUANG, HONG-CAN
論文名稱:多面鑽幾何參數與鑽削性能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Study on the geometrical parameters and drilling performance of multifacet drill (MFD)
指導教授:翁政義翁政義引用關係陳朝光陳朝光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WENG, ZHENG-YICHEN, CHAO-GUANG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機械工程研究所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機械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88
畢業學年度:7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2
中文關鍵詞:多面鑽鑽尖幾何鑽削性能
外文關鍵詞:MULTIFACET-DRILL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5
  • 點閱點閱:32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多面鑽(Multifacet drill,MFD )是一種以修改鑽尖之幾何形狀為方法,以達到改
進鑽削性能極為有效的鑽頭。該型鑽頭於1953年在中國大陸由工作階層發展出來
,並由吳賢銘等人於1983年及1984年首次提出鑽尖幾何之數學模式。
本文先建立工作法前角(Working normal rake angle )與工作法後角(Working n-
oumal clearance angle)和多面鑽之鑽尖幾何參數間之數學關係式;再用此關係式
分析各幾何參數對前述刀具角度之影響。並討論工作法前角與工作法後角對分析鑽削
性能的重要性。改良型的多面鑽幾何模式也被提出以改進外刃(outer cutting edge
)肩點於鑽削迴轉時因摩擦產生額外鑽削力之缺點,且由於考慮了過渡刃實際存在的
問題,而使因而發展出來的幾何數學模式,更能精確描述多面鑽尖幾何特性。
利用理論方法以預測多面鑽之鑽削推力及扭力乃是以分析傳統麻花鑽之基本切削力學
為基礎,並以鑽削實驗證實該理論方法之準確性是在工程應用可接受之範圍內。該測
試實驗同時證明多面鑽之鑽削推力比傳統麻花鑽降低了40%左右,鑽削扭力則降低
了10%左右。前述理論預測之結果並用以分析部分主要幾何參數對多面鑽之影響。
為了分析方便起見,分別發展了MFDA及MFSF兩套電子計算機程式以計算鑽削角度及鑽
削力;此兩套程式將可進一步用於研究多面鑽之最佳化設計。
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圖目錄
表目錄
符號說明
第一章 緒言
1-1 研究目的
1-2 文獻回顧
1-3 本文架構
第二章 多面鑽之幾何模式
2-1 橫刃區
2-2 內刃區
2-3 圓弧刃區
2-4 過渡刃區
2-5 外刃區
2-6 多面鑽之幾何參數
第三章 多面鑽之幾何參數與鑽削角度分析
3-1 工作法前角與工作法後角之定義
3-2 工作法前角與工作法後角對鑽削性能之影響
3-3 各刃區工作法前角與工作法後角之數學分析
3-4 決定切刃位置
第四章 多面鑽之鑽削力分析
4-1 基本切削理論
4-2 外刃
4-3 圓弧刃
4-4 內刃
4-5 橫刃
4-6 多面鑽之總推力及總扭力
4-7 鑽削實驗
第五章 結果及討論
5-1 鑽削角度分析
5-2 削力分析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
自述
誌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