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34.204.181.91) 您好!臺灣時間:2023/09/28 02:0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康維訓
研究生(外文):KANG, WEI-XUN
論文名稱:方東樹詩論研究
指導教授:張夢機張夢機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ZHANG, MENG-J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88
畢業學年度:7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0
中文關鍵詞:方東樹桐城詩派姚惜抱方植之昭昧詹言文學理論
外文關鍵詞:FANG-DONG-SHIGING-DYNAST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34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有清一代,學術稱盛,人文蔚起,梁任公曾至譽之為「中國之文藝復興時代」;其於
詩學,則凡前人之詩說,不論其為極端的尚質或極端的尚文,清人莫不重新引述而衍
申之,其成就最為世人所稱者,厥有四家:神韻說、格調說、性靈說、肌理說。然而
多不知尚有所謂「桐城詩派」者,黃華表<桐城詩派>一文中曾謂:「豈非其文名太
盛,而詩輒為所揜,抑習焉不察,未暇更詳之故耶!」竊考桐城詩派自劉海峰發其端
,姚惜抱承之,而門弟子遍布四方,以詩名者眾,而乾嘉以後之詩壇,稽其師友淵源
,大抵皆直接或間接與桐城詩派有關。
姚門弟子中,方東樹(植之)特衍桐城先賢之說,撰為《昭昧詹言》二十一卷,其條
理統系,顯然分明,可謂是桐城詩派之集大成者。
本論文之研究即以《昭昧詹言》一書為主要範疇,並延伸及桐城文學理論之探討,欲
由方氏詩學理論之說明,庶幾使桐城詩學亦因之而明。
論文凡分六章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之動機、目的,及研究之範圍及所引用之版本。
第二章<方氏詩學形成之背景>,欲以探討方氏詩論形成可能因外緣。首先略述方東
樹生平,次及於考據學風之影響,再則就詩學之背景分述清代詩論大要,及桐城詩派
概略,而後並說明方氏與桐城文論承衍之關係。
第三章<方氏詩論之基本文學理論>,本章採劉若愚《中國文學理論》之分類,分別
探討方氏之表現理論、實用理論、技巧理論及審美理論(氣韻說),以見其整體之特
色。
第四章<方氏詩學之義法論>,方氏既本於桐城,義法之觀點亦為其詩論重心之一,
本章主要在探討以義法說詩之意義。
第五章<方氏詩論之批評要旨>,論其批評之方法、觀點及特色(透過對清代四家之
批評見出)。
第六章<結論>,方東樹取法於桐城,不滿於神韻、格調、性靈諸說,論詩主法之思
想頗與肌理說相合,然其以氣韻為審美之標的者,又與肌理稍異,郭紹虞所以稱之為
「詩論之集大成者」,方氏詩論之成就或在於是。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